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知知文库网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中家长的教育方法也能在极大程度上反映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所以需要对家长的教育方法予以充分的关注,才能够更好的让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本研究利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并通过抽样观察,重点研究了A幼儿园三百名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其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家庭教育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根据研究情况的分析,结合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新状况和新问题,提出了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升父母科学的育儿素质,从而形成利于学龄前孩子健康心理培养的的一些意见,以期为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教养方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AbstractFamily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andthe parenting style of family education can reflect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to alarge extent.grow up healthily.This study us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questionnaire survey,and designed corresponding questionnaires through samplesurveys to investigate the family upbringing situation of 300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A and the status quo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health effects.Combined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situation,in view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problems in the current family educ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improve the way of family education,improve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parenting,andform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The research on family parenting style and mentalhealth provides reference.Key words:parenting style;mental health of preschool children;currentsituation目录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三)研究现状.…2二、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3(一)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3(二)幼儿心理健康.·.3三、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现状...(一)前儿童家庭教养观念....(二)学前儿童家庭教养行为...·(三)父母对幼儿的情感状态.....四、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8(一)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分析..(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10(三)家庭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11五、完善家庭教养方式促进学前儿童形成良好心理健康的建议·11(一)家庭中要加强对学前儿童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11(二)家长要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12(三)家长应与幼儿教师进行有效的配合…12(四)要增强社会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关注度........12六、结语.13参考文献..13致谢..…1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心理健康是以正常人体生理条件为物质基础的,被外界的因素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生成性的、并同人的社会性适应活动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为核心,同时它还包括了人的感知能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社会需求、生活动力、趣味、情感、毅力、性格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过程。人是否掌握好身体健康与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能否快乐、心理是否成熟。所以,婴幼儿期也是人健康与心理养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态的养成起着重要的影响,而科学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父母选择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会促使孩子良好心态的形成:如果父母使用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妨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所以,不同的家教方法会对孩子心灵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改善父母的家教方法对于完善家庭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幼儿心理健康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篇和总则第五条的教育总目标的阐述中,就明确了:养成真诚、自信、好问、友善、勇敢、爱护公物、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国家教育委员会还将这些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写到国家素质教育目标中,并以纲领文件的形式加以规定,分地表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国家已经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将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本文将以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影响,希望能够引起学前儿童家长对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视。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学龄前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并不仅是指身体,心理也很关键,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许多,家庭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深入研究,探索比较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1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