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策略研究摘要:家庭与学校是合作育人的共同体,家校合作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行为道德养成的关键期,其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力引导,只有家校找准一致的教育方向、形成教育合力,及时沟通交流和有效合作,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小学阶段的家校合作研究,了解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双减:家校合作、策略目录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二、相关理论概述...2(一)家庭教育...(二)学校教育....……3(三)家校合作.…三、家校合作开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家校合作开展基本情况.....31.家校合作开展情况概述......32.家校合作开展基本情况调查结果4(二)家校合作开展存在的问题..1.双方态度积极但效果不明显..62.多种合作形式使用存在表面化.73.家校合作的内容片面化....8四、优化幼儿园家校合作工作的对策...·9(一)树立科学的家校合作观念....9(二)落实多样化家校合作形式...9(三)提高家校合作针对性..10五、结论..10参考文献......11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在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历程。在向新的目标奋斗过程中,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大国。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但家长和教师的责任更重了。学校延时服务课的设置,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设置中,农村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农村就是天然的大自然,学校可以利用农村这一优势,带学生走进农村,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需要高效规划自己的课堂,不把作业带回家,课堂的教学是有序的,教师的可控度较高,而课后服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参与,活动的范围也更宽泛,所以,教师需要多跟家长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一面,保证孩子的安全同时,引导学生合理的选择课后服务的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学校布置的课业减少,也意味着孩子在家里有更多的空余时间,父母放任不管,尤其在农村,孩子活动范围大,安全隐患也更大,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农村也普及了手机等,孩子更加可能沉迷于手机,家长更需要多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内的情况和问题,调整孩子的状态,让孩子每天有一个饱满的状态去学校学习。因此,“双减”政策下,在给孩子减负的同时,为了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家长和教师应该找到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二)研究意义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两大主体,在各自教育培养过程中都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对家长而言,他们在儿童幼儿时期长时间陪伴在身边,虽对儿童自身情况了解较为全面,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儿童教育专业知识、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而教师虽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因在校接触学生个体时间较少,大部分时间是面向学生整体进行教学活动,且自身精力有限等种种原因,教师对儿童个体的能力特征、发展潜能等了解不全面,针对性不强。家长和教师双方在合作中也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在认识、合作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得比较片面。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培智学校就读的智障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针对实际特点,提出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身心发展的较为有效的家校合作的途径措施。(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在家校合作方面的学者们对于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理论还不是很成熟。唐海涛(2022)指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二者在教育的目的、出发点等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同时又存在较大差异。“双减”的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本质、返回本真、回归学校,作为家长和学校不仅要明确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还要通力协作。蒋丹(2022)指出“双减”承载了社会对义务教育的美好希冀,这一政策使得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变得充裕,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凸显,因此明晰家校合作各方职责迫在眉睫。学校、教师和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越界”行为屡见报端,究其原因在于家庭和学校为实现各自的教育目标而忽视学生的承受能力,过度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这与“双减”提出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宗旨不符。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家校合作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相对来说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Toff1er(2020)提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是学校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最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因素包括接受高质量教学、安全和维护良好的学校设施、以及投身于教学并关心学生的教师,校外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功,如家庭参与、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等。Epstein(2019)提出成功的学生拥有来自家庭成员强有力的学业支持和参与,家庭生活和环境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强大的影响,学校需要关注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关系,维系三方间的关系能帮助学生取得成就和达到学校培养学生目标的计划。二、相关理论概述(一)家庭教育家庭是以婚烟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在家庭教育中通常由家中的年长者对年幼者实施教育。家庭教育必然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具有显著的启蒙功能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思维逻辑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