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已完成全部阅读,共7
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知知文库网
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摘要:儿童的社会发展关系是儿童人格建构的基石,影响希儿童未来健康人格的形成,家庭与幼儿园的早期教育对其社会性发展起肴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处于模仿学习阶段,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共同引导影响希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基于家长在家园共育活动中积极性低活动流于形式,教师素质不过关等问题,提出了开展幼儿园与家长的伙伴关系,逐步向家长开放,提高教师素质等对策,希望能为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关健词:家园共育:学前儿童:儿童社会性发展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children by home-based co-educationAbstract: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is the comerstone of children's personalityconstruction,which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children's future healthy personality.The earlyeducation of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Preschool children are in the stage of imitation leaming.Teachers and parents'words and deedsjointly guide and affe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Based on the parents'lowenthusiasm in the home education activities,the activities are mere formalities,and the quality ofteachers is not enough.It is proposed to develop kindergartens.Partnership with parents,graduallyopen to par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hoping to provide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ome co-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children.Keywords:Homeschooling;Preschool Children;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1.绪论1.1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们对于国民教育的重视度也在提高,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体所受教育的基础和起步,体的很多行为、习惯和观念,本都可以从这个时期找到雏形,此,前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不应只局限于幼儿园,应注重家长的教育影响。儿童最早接触的外部环境就是家庭,幼儿园则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而幼儿园则是家庭教育的驱动因素,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的中国学前教育环境中,家庭的作用没有足够重视起来,主要依靠幼儿园进行教育。所以,双方还必须共同努力,促进学龄前儿童的社会发展。家园共育教育机制的形成对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更加一致、持续和互补。同时,家庭与幼儿园互动加深,家长与教师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幼儿园和家庭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这些教育资源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1.2研究方法对家园共育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分析等方法。(一)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对七彩虹与常青树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诸幼儿教育家园共育的现状。(二)访谈法对幼儿园多位幼儿的家长及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家长与教师对家园共育的态度、看法以及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期望。2.家园共育对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与问题2.1家园共育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状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鼓励各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指导意见与规划纲要,经过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奋斗,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在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教育的普及程度也逐步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投入到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来,推陈出新,创建了各种共同教育活动,以满足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需求,拓展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体现了家园共育蓬勃发展的现象。2.2家园共育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2.2.1对家园共育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通过对七彩虹与常青树幼儿园进行访谈与观察,发现存在家长对于家园共育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观念认识不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儿童的社会化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就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部分家长对于此毫无重视以及重视程度非常低。在询问一部分家长的态度时,有些家长非常赞成幼儿园开展的家园共育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相关活动,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对此不了解,无时间参加家园共育活动。大部分家长认为,要幼儿在幼儿园中没有受伤,多学点知识就可以了。同时,农村地区幼儿很多存在留守问题,家长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参加此类活动。2.2.2活动流于形式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时,幼儿园教师会以书面或者在家长接送幼儿时通知家长来参加活动。教师象征性的开展“家长会”、“家长调查日”等活动,家长和教师的实施的家园活动时应付性心理太强,活动效果实质性不强。多数教师因幼儿数量多,教师任务重,即使教师在向家长提出建议时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工作任务,没有起到家长和教师一起教育幼儿的原有效果,更别说利用家用共育方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2.2.3幼儿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园各种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0.70.6口城市圈农村0.50.40.30.201.1粥高中阶段以下毕业高中阶段毕业专科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图12020年城市与农村教师学历情况城市公立幼儿园的教育背景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但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教师人数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毕业生占大多数。在农村地区,80%的低学历教师在负责学前教育工作,儿童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地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已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3.家园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具体分析3.1家园共育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1.1父母参与家园共育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家长在幼儿园的参与是指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如家长会,学校讲座和户外育儿活动等。通过对比观察七彩虹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