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导入课文师:(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2,你知道这描写的是谁吗?生:读并回答问题。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三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生: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会发现课文很长,还记得我们过去学过的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吗?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仅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生:学生汇报交流体会。师: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师:对老班长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小组合作学习,划出相应的词句,并说出其含义。)1.外貌描写:(第2821222328段)》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