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浅析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知知文库网
浅析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浅析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不断重视,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意见》,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普遍严重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神奇的肥皂粉》一课的教学经验,初步探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体策略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以及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目录摘要....、导论.…………二、美术教育与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3(一)创造性思维概述.3(二)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1.视觉是小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主要媒介42.生活是小学生创作思维发展的源泉...·43.兴趣是小学生创作思维发展的动力5(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51.老师的角色………52.预期达成效果……6三、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一以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为例..….7(一)《神奇的肥皂粉》教学介绍......71.《神奇的肥皂粉》教学预期目标.....2.《神奇的肥皂粉》重难点分析...7(二)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兴趣6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83.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9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9四、结论及培养建议....10(一)构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10(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0(三)新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11参考文献:…11致谢:……13一、导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水平和精神审美修养水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美术教育教学对国家的建筑、设计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当前美术课教学效率不高,未达到教学预期效果等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教学内容、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等。因此,面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情况,必须将美术课的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束缚,让美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发展。二、美术教育与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一)创造性思维概述创造性思维本质即发散性思维,其最直观的特征就是灵活思考打破固有思维方式,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观光电梯”的诞生,比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爱迪生的系列科学发明等等。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各种联系,形成左右脑之间的联系。例如,设计一个杯子,杯子必须容纳水并保持良好(实用,左脑特征),并且杯子必须好看且引人注目(创意,右脑特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它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全脑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对各种问题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3能力。这里我以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0课《脚印的联想》为例分析说明,学生可以画各种不同动物的脚印,将脚印涂上不同的颜色或是画不同小动物的脚印将其组合排列,这样的作画方式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传统的绘画观念,没有新意,很难去吸引眼球。而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打破固有思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将脚印与任何东西相结合。比如脚印可以是人的头发,可以是花瓶里的花,也可以是云彩、是火焰。这样的联想是世界上任何东西甚至是不存在的东西,老师可以根据主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二)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视觉是小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主要媒介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利用感官去进行学习,更多依靠眼睛去获取信息、了解世界。据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大部分感觉受体都集中在眼睛里。人体的视网膜中有非常多点受体。在光的作用下,这些受体记录了空间中不同位置、形状、大小和颜色的视觉物体。视觉具有立刻安排处理物体的功能。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有能力通过感知把外部物体转换成完美的、简化的形状。小学生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去进行画面的创作构成。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必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的绘画不是对外界的机械和被动的再现,而是一种选择性的行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选择往往由情感主导。而对于那些没有想法的学生,老师也可以合理选择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去吸引学生进行创作加工,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选择。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也不同,所以他们创造了不同的表达。形成独有的,包含主观性和创造性色彩的作品。2.生活是小学生创作思维发展的源泉儿童绘画是儿童反映自身生活的主观活动。他们创造各种图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期望,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和看法。他们画的主题和内容也表现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新奇有趣的事物会会给他们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从而引起他们想创作的冲动。老师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创作去了解他们成长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为儿童创作提供了丰富源泉,但有些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在创作时没有思路,他们不知道应该画什么,用什么方式去画,这反映出他们缺乏创造性思维,不能够从生活中去发现可入画的素材。这个时候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去展开指向性的引导。要给予他们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自我表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提供一些素材、主题去供学生参考,如生活中的趣事、奇怪的生物、喜欢的卡通形象等,激发他们的绘画欲望。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