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信息意识、知识、能力以及相关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对教师来说,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将有助于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3教育信息化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策略研究3.1普及数字资源服务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发展积极向“互联网+教育”转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构建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系统。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制定的达标时间是2022年,具体的发展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6项内容:(1)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2)学生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3)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4)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5)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6)构建“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提高平台式教育模式的服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数字资源方面具有自产自销的特点,不可避免地遭遇资源供需问题,因此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提高当前教育水平的当务之急,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资源众筹众创的方式,重视对教育资源进行版权保护,优化“互联网+教育”的应用能力。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构建专业、高效的教学学习资源系统,及时更新资源库,升级教学应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完善优课服务。此外应该进一步增强慕课的影响力,汇聚高校、企业力量,以满足现实教育需求为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的、专业的、高水平的课程资源。例如:P℃端的教学助手和手机端的“云校家”APP的运用在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成本,方便了师生沟通和交流,便于家长监督。教育资源共享将成为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可以将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资源汇集起来,以供学校、企业等开发和利用,海量的教育资源不再以专用化服务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共享型的大资源服务模式向更多的学习者开放,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3.2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应该重视信息素养的提升,不论专业知识、应用技能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