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疫情冲击、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知知文库网
疫情冲击、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疫情冲击、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摘要:本文基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事件,以深沪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区分疫情发生前和疫情发生后,对比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放的影响。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了在爆发公共突发危机事件时,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正确进行研发投入决策,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新冠疫情冲击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1引言2023年1月8日,中国政府对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新冠肺炎实施“乙类乙管”控制措施,这标志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在这三年中,该疫情在经济,政治,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己转变为一次全球性的大危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尽管疫情已基本结束,其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的影响还在持续,未来的情况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次事件也暴露出相关企业缺乏有效应对公共突发危机的措施。我国企业若要在相似情景中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减少所受到的冲击,就要加快自主创新,实现创新驱动,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通过创新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是研发投资,因此在“黑天鹅事件”发生时,企业如何对研发投资进行分配,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创新水平,就成为了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新冠疫情冲击为切入点,通过对疫情爆发前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实证探究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相关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结论。2文献综述2.1公共突发危机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历史上存在许多类似的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相关学者从对这些事件的研究中得出其对企业经营和创新存在着广泛的负面影响,但也能推动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策略。目前关于突发危机事件冲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和资本市场领域,往往通过事件前后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包括干预模型法、事件(案例)研究法和自然实验法等。BowR等(2011)发现危机会导致生产率下降和现金流减少,导致研发支出减少川.Yulu等(2012)选择2004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衰退期间,企业研发强度有所降低2。AIln等(2018)指出突发危机事件会在短期内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负向外生冲击伴随着业绩的下滑,企业财务风险短时间内显著增加,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Ross Brow等(2020)通过考察新冠肺炎爆发期间中国企业投融资的数据,论述了突发危机事件造成的长期不确定性如何影向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创业资金的来源啊。22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的研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其创新绩效具有相关性,大多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合理配置研发投入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产出.GriliChes(1979)选取了部分来自美国的大型企业的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得出有显性相关关系存在于最终商品与研发投入之间阿。随后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深度分析了美国千余家大型制造业公司中研发投入和企业产出的关系,认为研发创新资金的加大投入可以提升企业产出能力。P.Mohnen、Hall.B.H.andJ.Mairesse(201O)研究得出:研发投入的增加,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向。李常洪,宋志红等(2013)以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创新研发的数据为样本得出:创新绩效的最优路径是增加研发投入可。宋炜、孙早(2012)研究发现国内制造业公司的技术创新得益于研发投入⑧。JiajiaHao(2020)研究得出:研发投入强度引导企业优化知识网络结构,以提高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创新绩效。23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滞后性研究Hausman、Zvi Gi--iliches、Bironwyn Hall and Jerry A(1984)以专利存量、研发投入强度衡量创新绩效,研究得出: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不受限于研发投入的体量,即研发费用与专利数量之间并非正向相关,两者间具有滞后性。孔新迎、娄丛聪(2008)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专利申请量、研发费用间关系进行剖析得出:专利申请数量、研发投入间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时间约为1年。王君彩等(2008)以54家上市技术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研发成果的转化存在滞后效应2。因此本文对于回归模型拟采用滞后变量法来检验原有模型的稳健性,即用滞后一年的专利申请总数来替换企业创新绩效2.4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研发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创新水平具有相关性,多数研究结论表明:合理配置研发投入资源能对创新水平产生正向作用。黄珊珊(2017)等人通过研究我国24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一2014年的数据,得出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列。张凤兵(2019)等人以2010-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可以显著增加发明专利产出4。金成国(2021)等人基于高新技术产业2009一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指出增加研发投入强度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5)。2.5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对人才的利用是推动其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作为创新实体,愈发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裴云龙(2016)等人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检验表明企业研发人员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其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1(。王黎明(2018)等人从理论上研究了研发人员对创新质量和数量的作用机制,得出研发人员与创新数量显著正相关的结果]。汤超颗(2020)等人基于四个高科技行业中76家企业的专利数据,使用Tt回归随机效应模型验证了企业内部研发人员合作稳定性和专业异质性对企业二元创新平衡的正向影响剂。文献述评根据上述文献可知与新冠疫情相似的公共突发危机事件不在少数。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此类事件一般会给企业带来广泛的负面影响,而一些学者也认为危机的发生会使企业改变策略,以适应危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生存。而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外学者率先就现代创新理论形成研究结论,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将理论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创新研究从最初单纯的研发创新,发展扩大到管理的创新、人员质量创新、产品的创新等方面。同时,学者们对创新的界定、创新绩效的测量范围和内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至于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二者间的关系,目前统一的结论还没有形成。有些学者认为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两者间呈负相关关系,或者不存在明显关系,还有学者提出两者相互间产生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偶然性。而关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3.1理论基础3.1.1熊彼特创新理论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其将经济活动油象化为数字函数,认为创新活动会引起生产函数的改变,创造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同年,熊彼特在《经济周期》专著中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其认为创新理论是指一种带来收益的新组合,即是在现有体系中引入一种新要素,并能应用新体系去创造超额收益的过程。另外,熊彼特还认为这种新组合是多元和广泛的,涉及多个领域和范畴,具体来说,主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