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分析与对策——以冠昊生物企业为例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分析与对策——以冠昊生物企业为例-知知文库网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分析与对策——以冠昊生物企业为例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分析与对策一一以冠昊生物企业为例摘要随着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行业内部的各个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技术创新,从此方面提高公司在行业内部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撑,并且研发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为此,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活动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使其对应的审计工作的难度提升,并且其审计工作对于公司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针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工作展开论述,以冠吴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工作所处的困境,从而为相关的参与审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研发支出:资本化:审计目录1绪论.…62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的缺陷.......72.1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划分标准不明确............72.2资本化条件不具体...…72.3披露要求不清晰.....0.72.4新兴行业发展的影响......83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机及审计难点.………....83.1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动机..................83.2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难点.............94案例分析:以审计冠昊生物为例...104.1案例简介.…104.2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105研发支出资本化审计的对策建议……115.1健全研发支出相关会计准则...…115.2重视企业研发支出内控制度和信息披露............115.3研发阶段划分和资本化时点的合理性...........115.4研发支出资本化条件是否充分..……126结语…137参考文献.14当前阶段,为了使用市场环境的发展,企业为了在市场内部占据重要的发展地位,对技术创新和新品的研发越来越看重,因此,在研发支出方面的投入也逐渐加重。研发支出不但成为公司成本支出的主要占比,也给公司带来了较多的利润。我国为了复制高新技术公司和依赖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会计准则开始把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为这些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现在的会计准则并不完整,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利用这一漏洞行使不当行为,给研发资本化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难题,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与此同时,又由于生物制药技术和医药科技需要不断的研发和创新,研发支出必不可少,因此,以冠吴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支出的审计展开探究具有重大意义。1绪论随着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7月5日将研发支出计入到GDP核算当中,将其作为固定资产的形式处理之后,这项举措意味着研发支出不仅仅是企业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销售,更是属于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资本,这对于整个市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这项规定的下达,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和议论。随着各个行业的兴起,带动了多家企业和公司的发展,这些企业和公司大多数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类的企业,他们比较依赖于研发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当中获取较高的地位。但是,这些公司和企业在研发新科技的过程中,这些研发支出成为公司较为日常的支出,并且这项支出占据着企业的支出大头,占比较多,其研发自身具有的高风险性也会给企业带来较重的财务压力,并且,研发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而颁布的新型会计准则将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一方面,避免了这些研发支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能够在保持其自身利润的情况下,维持业绩的增长。但是,这项准则的颁布会也会给审计人员带来较多的不便,多数企业会利用这一漏洞操控自己的利润,继而形成P0审核的实质性障碍。因此,研发支出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一部分问题。部分新兴的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研发支出开支问题,而这些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也会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多的问题,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例如,最为经典的就是冠吴生物这一企业的会计问题。这个企业在2010年申请创业板IP0的申请没有通过,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却通过了申请。对其公司进行具体的查证财务和审计机构方面的内容,发现这个企业在这些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通过了申请,是因为他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时间节点有所变化。这篇文章主要以冠吴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冠吴公司的背景分析之后,从审计的角度展开相关论述,以审计的基础理论作为依据,展开探讨公司内部的环境和自身的特征,以及面临的影响因素,从而希望能够通过分析该公司,为其他行业相关的新兴企业的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2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的缺陷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情况比较复杂,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严格的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但是,这一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借鉴。2.1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不明显研制阶段和开发阶段这两个环节所发生的支付方法有着较大的不同,而他们的区分和资本化时点的分割线未必有联系,但是合理的资本化时点需要准确的区别他们。只依据“很大程度”和“不确定性”进行区分这两个环节,是比较缺乏说服力的,同时,以此为基础的区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相关公司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针对企业的会计准则上的内容,则着重要求了企业需要依据自己的现实状况进行区分标准,并且给出了简单的示例去说明这一点。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会计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企业拥有较多的自我判断空间。2.2资本化条件不具体与阶段划分标准类似,准则和应用指南中同样对资本化条件给予了一些概括性文字解释。尽管准则中的五个条件考虑了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意图、市场有用性等多重因素,但研发活动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再加上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行业内部政策或监管要求、开发产品的特性等等因素,资本化的判定条件又不可能严格细致到企业甚至产品个体。这就很难约束企业利用这一不完善的规定来进行利润调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管理者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2.3披露要求不清晰与此同时,于2014年所校正的相关财务报告规定中支出,上市企业必须联系自身的发展和实际状况,对外展示与此相关的区分标准和区分规则、研发进展和实际的依据等等多方面的信息。但是,这个规定仅仅要求了企业需要按照要求去展示这些信息,相反没有统一展示的格式和展示的方法,这就造成很多公司所披露的内容较为杂乱。部分企业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很多公司的展示内容没有体现自身的研发特点;一些数据在不同章节中所显示的数字有着不同,,财务报表出现错误信息等等。除此之外,对于研发支出这一部分的展示,属于公司自愿行为。很多企业为了不泄露自己企业的机密,他们大多数将这些内容进行模糊化处理,甚至有些公司不予展示,审计人员所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比较少。2.4新兴行业发展的影响尽管,阵地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存在着许多漏洞和缺陷,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