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论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反垄断规制研究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论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反垄断规制研究摘要:现阶段,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新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也直接推动了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数字音乐经历了野蛮发展的时期,近些年在各方面的整治下,逐渐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数字音乐版权是目前音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数字音乐服务商的市场竞争。基于数字音乐版权发展趋势,出现了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这一模式为数字音乐创作人提供了有效的版权保障。但是,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存在一定的竞争风险。本文对于数字音乐的市场支配基本情况进行研究,了解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类型,最后针对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提出反垄断执法建议。关键词: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反垄断;版权;执法目录一、绪论······1二、数字音乐独家授权的概念····1(一)数字音乐的概念····1(二)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的概念三、数字音乐的市场支配地位认证标准和思路(一)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一般标准····。(二)数字音乐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思路···四、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类型··········3(一)不公平对价交易·····3(二)限定交易···3(三)低价销售··3(四)拒绝交易····4五、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的反垄断执法建议···(一)健全相关市场界定体系····。4(二)根据独家授权模式进行合理限制···(三)合理促进平台间相互授权····4(四)寻求技术层面的解决路径··5总结···5参考文献·····5论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反垄断规制研究一、绪论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推动了我国版权的正规化,促进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数字音乐规模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快速增加。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市场超过了66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8.4%。同时我国数字音乐用户的规模超过了7.5亿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4%。基于快速发展的数字音乐市场,我国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字音乐版权整治管理,针对相关的数字音乐服务平台进行专项管理,提升对相应平台的执法管理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在多管齐下的管理模式下,我国的数字音乐行业版权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实体正版唱片的消费率超过了96%,用户的版权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数字音乐市场规范的加强,我国主要的数字音乐平台在版权问题方面展开了竞争。一般来说,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是目前音乐版权实现商业化的主要方式,其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各大版权方的重视。这一模式从属性上来说,虽然能够打击盗版和净化网络,但是有着一定限制竞争的风险,同时独家授权模式也会造成数字音乐版权逐渐集中,造成了数字音乐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力量差距,市场中头部的数字音乐服务商自身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增加了市场的垄断风险。因此,本文对于数字音乐独家授权的概念进行阐述,研究数字音乐的市场支配现状,分析音乐版权独家授权的主要滥用方式,最后基于目前数字音乐市场的发展情况,提出一定的反垄断执法建议,希望逐渐完善我国的数字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模式,促进数字音乐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二、数字音乐独家授权的概念(一)数字音乐的概念数字音乐,是一种相对新型的音乐形式,主要借助于二进制编码方式,对于音乐旋律和音色等进行储存,借助于数码设备播放音乐。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完普,数字音乐发展迅速,与一般的唱片和传统磁带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第一,数字音乐与传统的有形介质音乐载体相比,其主要存在与二进制存储介质中,主要表现为二进制文件形式,因而其有着鲜明的虚拟化特点,可以存储在数据库、硬盘以及移动终端等媒体形式中,目前比较普遍的数字音乐格式主要为MP3,MA等。第二,数字音乐基于自身的数字化特点,有着可复制性和保真性,能够借助于电子设备以及移动终端进行音乐的移动、发送等,甚至不必考虑复制成本。第三,在传播方式方面,数字音乐不需要一定的介质和载体,不会受到传播速度和数量的限制,只需要借助于互联网进行传播,保证实时快速和大规模传播。(二)数字音乐独家授权模式的概念目前,独家版权模式普遍存在与知识产权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独家版权模式,就是基于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区域,权利人具有占有和使用版权的权利,因此其有着鲜明的排他性,1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