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论《简爱》的爱情悲剧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第二章《简·爱》中爱情悲剧的来源摘要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816-1855)是英格兰古典文学史上了不起的小说家,她的标志性小说《简·爱》中刻画了一位矮小瘦弱、长相普通,虽然出身于清贫的农民家庭,但却大胆地向往着女性人格解放和男女平等权利,追求着真诚的爱,并积极保护了女性的人格尊严,小说中显露出了作者真实的女性生活经历和强烈的女性责任感。而文中另一位女性伯莎·梅森则与简·爱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试图从爱情观、时代背景、作者态度等方面对《简·爱》中的爱情悲剧进行探讨,分析影响简·爱性格和命运的主要因素以及夏洛蒂对女性解放的探索。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爱情悲剧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相关研究回顾…2第二章《简·爱》中爱情悲剧的来源22.1《简·爱》创作的时代背景.22.2夏洛蒂·勃朗特的成长环境.3第三章简·爱与伯莎·梅森的爱情观的区别33.】简·爱的爱情观.33.1.1以独立人格为追求.33.1.2以平等自由为坚守43.1.3以内心道德为原则…43.1.4以纯粹爱情为底色.53.2以伯莎·梅森为代表的同时代的爱情观53.3造成伯莎·梅森的爱情悲剧的时代原因.63.4作者对伯莎·梅森的态度….73.5伯莎·梅森与简·爱的形象对比.7第四章影响简·爱性格和命运的主要因素4.1《简·爱》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84.2简·爱身上体现的西方哲学价值观84.3西方宗教思想对简·爱的影响.9第五章《简·爱》爱情观的局限性........105.1简·爱性格中自卑、恐惧和逃避的一面…105.2女性走不出男权传统的藩篱….105.3女性解放道路的迷茫…11第六章结论13致谢.…15参考文献.…..172第二章《简·爱》中爱情悲剧的来源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816-1855)是英语文学史上了不起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她的标志性文学作品《简·爱》(JaneEyre,1847)是一本自传性成长短篇小说,一经推出就轰动整座英格兰。该书刻画了一位和传统文学中不相同的新女性角色简·爱,她矮小瘦弱、相貌平凡,出生于贫寒的家中,但却大胆的寻求女性的自我解脱和男性平等权利,渴望真挚的情感,极力捍卫女性的人生独立,该书显露出作者真切的女性生活经验和强烈的女性责任感。《简·爱》由于在文学作品题材上倡导了女性独立、倡导男女平等权利的理念,被称为英格兰女性文化中的文学经典。夏洛蒂本人也被马克思称为十九世纪初英格兰最了不起的批判与现实主义文学家之一。即便是在当今社会,这本长篇小说也还是获得了不少读者,而且长篇小说中简·爱强烈的精神追求和顽强而英勇的品格也成了不少人学习的楷模《简·爱》立足于女性成长,描述女性生长时的人生经历,从一定意义上冲击了以男权话语为基础的传统意识形态。不过它对男权社会精神的冲击是不完全的,伯莎·梅森成为父权制度的牺牲品,成为一种被压抑、受压迫的女性角色,也为自己不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的理解而鸣不平。尽管作品提倡女性去寻求个人解脱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但是在小说的表现上,简·爱这位小说主角却恰恰回到了男权制度思想的束缚之下。简·爱在作品的末尾,无意地得到了叔父的大笔财产,以富豪的身份带回了早已倒闭以及残废的父亲罗切斯特身上,表示了作者夏洛蒂在完成了其写作之后不由自主地又陷入了男权社会文化的视野之中,女性的成长过程终究也必须加入到男权话语之中,才能达到真正的成熟。1.2研究意义和文中同时代女性伯莎·梅森的悲惨结局相对比,简·爱就像是一位富有强烈反叛精神的斗士,她那坚强的反抗意志与自主意识更让人震惊。简·爱抗拒了被社会设置于“从属”这一传统的女性社会地位之上,她渴望男女平等,并勇于抗拒当时流行的男权意识。她也渴望经济自立,性格上独立自主,并相信这是女性得到所有男人社会认可的前提条件。正是这种自尊、自爱、自强,不屈服于俗世的安排和束缚的简·爱,成为众多女性学习与自我反省的楷模。不管在过去或是在当下社会,这种形象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女性解放运动已经过了将近百余年的发展历程,通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女性地位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即使在今天,男女的不平等问题还是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因此,夏洛蒂的女性观念对于今天我们来说,还是具有可以参考的进步意义。1.3相关研究回顾对该小说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许多早期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部小说,主要是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在克服了许多障碍后获得了幸福。李文婷(2021)指出:“现实表明简不得不经历无数的困难,并在整个过程中忍受了许多艰难困苦在她得到最后的幸福和自我实现之前的生活。”史秀利(2021)认为简·爱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表,但她以杰出的风采吸引了数百万读者性格迷人。与大多数普通女性不同,她敢于表达她的爱坦白地说她在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后,她成功了。常瑞瑞(2021)认为女性作家夏洛特·勃朗特和简·奥斯汀塑造了两个“灰姑娘”形象一一简·爱和伊丽莎白,他们从两位作者的背景、性格和对爱的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经典的爱情模式中两个“灰姑娘”形象的异同。另一类是关于简的女性主义意识。有很多文献以这一点为主题。例如,郑娜(2021)从女性主义意识的角度分析了这部小说,认为夏洛特·勃朗特用自己的经历写了这部小说,在分析小说细节的基础上,证明了她的女性主义意识。蒋雨辰(2021)从简·爱不断变化的地位的角度审视,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简·爱充满了女性主义意识。周婷婷(2021)通过对简·爱形象的研究,认为夏洛特·勃朗特表达了女性意识清醒状态宣布男女在爱情和婚姻中平等的观念,提议通过以下方式争取独立和自由并维护个人尊严的理想自我奋斗,代表了她对女性解放的关注和思考。评论界对《简·爱》小说中疯女性伯莎·梅森的婚姻爱情悲剧及与简·爱与伯莎·梅森不同命运的原因研究甚少,正是这一缺憾为本篇论文留下了更多的研究空间。本文还结合了夏洛蒂·勃朗特自己的情感经历去探讨《简·爱》的爱情悲剧并将这一主题作为研究重点。第二章《简·爱》中爱情悲剧的来源2.1《简·爱》创作的时代背景《简·爱》这个小说写于十九世纪中期,当时的英格兰正处在维多利亚时期,这里的政治、经济生活蓬勃发展,企业生产力量强大,对外贸易繁荣,并开辟了海上殖民地,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日不落”国家。而在此期间,英格兰社会也进行了工业革命,经过一连串的社会变革,英格兰资产阶级逐渐在政治与经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