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漳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情况的调查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集聚,垃圾生产速度也越来越快。而在人口集中居住的小区,垃圾问题更加突出。垃圾的堆积不仅对城市居民的住宅环境造成困扰,更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的改善社区垃圾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临漳社区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针对此社区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学习示范社区垃圾分类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其改进措施。二、调查时间2023年4月至2023年5月三、调查方式调查方式为文献法、访谈法四、调查地点蔡甸区临漳社区五、调查单位部门蔡甸区临漳社区居民、居委会成员六、调查内容(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1.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谈,发现临漳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倾倒时以塑料袋包裹,并没有严格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来投放,仅就一处垃圾回收站的观察情况来看,在观察的三天里只有两名小区居民进行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大致分类。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是有的,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付之于实践行动,并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对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较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垃圾四分类概念模糊。在与居民的交流过程中,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清楚。虽然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点上贴着通俗易懂的分类小技巧,但是真正将分类标准记在心里、用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居民生活在一个垃圾分类宣传横幅挂满的小区,却将这种宣传流于形式。其二,对待垃圾分类态度冷漠。临漳社区居民对于本社区垃圾分类进展不清楚也不关心,使得小区工作人员的宣传流于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小区居民并没有将垃圾分类作为小区生活重要的一项任务,认为垃圾分类可有可无,因此,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成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进展的一大突破口。2.物业对垃圾管理的意识欠缺物业对于社区垃圾分类并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来管理,居民将垃圾倾倒在垃圾桶中,那些没有分类的垃圾由清理车直接拉走,并没有在小区内完成垃圾分类,没有做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首先,无专业垃圾清捡分类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物业人员年龄偏高、被问到社区垃圾分类做的怎么样时却回答自己不是很清楚,对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不多,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不能凭借自己的垃圾分类知识来对社区垃圾进行二次清捡,同时物业对于垃圾分类清捡分类工作并没有安排固定人员,这就会导致居民没有分类的垃圾直接被清理掉,不能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足。临漳社区中五处垃圾收集站,两处垃圾定点投放点共有32个垃圾桶,其他三处垃圾桶共24个,小区内1486户居民,相当于27户居民共用一个垃圾桶,显然垃圾桶数量是不足够的,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定点回收站的垃圾桶是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分类的。其他的垃圾桶都是按照可回收与其他垃圾进行划分的,并没有给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提供便捷的分类条件。3.参与垃圾管理人员沟通渠道不畅具体实践中,多元化参与主体容易出现“我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其他事情与我无关”的心态,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彼此之间就可能互相责怪、扯皮、推诿的现象。良好的互通协作,离不开各个主体的相互配合,然而合作的前提便是需要彼此地位对等,不存在依附关系。存在依附关系必然会导致沟通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在社区的管理中,政府、居委会,居民、社会组织之间很难形成不依附的关系,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成为了重中之重。同时,传统意义上的逐级下传的命令式工作方式不利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发展,采用多样方式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对等交流才能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二)对策建议1.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中通过深入宣传,潜移默化中影响居民的思想,使居民由垃圾分类被动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使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居民意识到自己是垃圾分类的源头和主力军,从而激发居民的内在动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开展宣传活动,增加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储备。首先,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方式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群体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差异性,能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选择其易于接受、效果更佳的宣传形式,做到将有限的人力、资金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第二,在继续利用好宣传栏、发放资料等宣传媒介的基础上,入户讲解成为了更加有效的宣传方式,讲解的过程不仅增加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储备,而且拉近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宣传,以点带面带动基层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建立垃圾分类公众参与的反馈机制。由于小区居民无较好的参与途径,往往对小区事务漠不关心,建立垃圾分类公众反馈机制能及时了解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同时也更加清楚居民垃圾分类的动向,做好垃圾分类的把控工作。2.完善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垃圾分类体制有利于明确垃圾分类的各个岗位的工作责任,有利于按照制度办事,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使得垃圾分类工作井然有序,一整套的垃圾分类制度分工明确,更好的在小区内部形成工作合力。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要有宣传,更要有相应措施督促居民分类,建立一整套垃圾分类的奖惩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临漳社区中有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机的,可以推行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兑换活动,垃圾分类投放就可获得积分,有了积分就可以来兑换生活类再生用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在小区内部设置垃圾分类光荣榜,形成较好的精神宣传和榜样,运用这些手段鼓励居民主动想要参与垃圾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责任主体,针对不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进行物质上或者体力上的惩罚。3.加强物业对垃圾精细化管理机制物业对社区垃圾分类要进行网格化管理,按临漳社区5处垃圾收集站的位置为工作点,设置专门进行二次清捡的人员定时清理。对小区内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兜底性检查,同时引导并监督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抓住临漳社区物业自身专有的“红色性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在小区中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社区垃圾桶数量不足,在与上高街道政府的交流中得知,小区中放置垃圾桶的空间有限,这也是城市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项难点任务。在垃圾桶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清运车及时清理垃圾,使小区内垃圾不存放、不滞留。4.调动物业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从物业公司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是落实责任,健全管理。房管局应考虑将垃圾分类效纳入对物业公司的考核标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出适当的奖惩措施。有些物业公司对垃圾分类工作不重视,懒于做出改变或不愿牺牲盈利,如能将垃圾分类列为考核项目之一,物业公司将不得不行动起来。如能够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物业公司的主体责任,将垃圾分类的效果作为对物业公司升级评定的标准之一,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成为物业的常态化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应当落实垃圾分类案件移送机制,对于不执行垃圾分类的企业单位,本着以教育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给予执法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激励物业公司对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垃圾分类也应当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这就要在完成好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的物质和人力投入的基础上,保证物业公司能够实现财务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