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用科技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古筝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征题目来源题目类型预叶完成时间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位一、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意义,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和步骤、预期结果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古筝领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古筝的发展概况、演奏技巧以及对作品进行音乐本体分析这三大方面,但对古筝作品创作的脉络梳理这一方面较少涉及,对单一的作品分析或者对单个的作曲家创作理念分析是无法概括古筝发展的普遍规律。其中艺术与设计学院戴晓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从筝乐艺术的流变、筝曲创作、演奏技巧、演奏形式以及美学特征这几方面入手,对该时期筝乐的创作和演奏动向进行反思和自我批判。意义:古筝曲的发展,是中国古筝作品创作的第一个发展期,在这期间产生了一系列对当今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因此有不少学者对古筝曲进行了研究,但是受政策影响古筝发展较为缓慢。借此本文以古筝曲《春到湘江》为例从演奏技法到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分析体系,为今后一些学者以及古筝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主要问题:古筝演奏者如何通过演奏的指法技巧演奏出不同的情感。以便在演奏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变化。重点:古筝器乐的优势发挥与演奏技巧的相融合,进行在次创新。难点:在学习和日常的练习中所需要具备的技巧与心里素质,在古筝曲中通过演奏技法表达演奏中的故事与情感,能够将听着代入其中。研究方法和步骤:在图书馆和网上大量阅读古筝曲研究方面的文献和著作,找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依据论题寻找相关资料:论文撰写:与指导老师进行商讨和修改。预期结果:按期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提纲)摘要关键词一、引言二、《春到湘江》的创作分析三、《春到湘江》的音乐形态分析四、《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分析五、古筝曲《春到湘江》的价值和地位六、结论参考文献三、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21.12.28一一2021.12.30与指导老师确定论文选题,收集相关资料的文献。第二阶段:2021.12.31一一2022.1.4根据指导老师所说的注意事项撰写开题报告,并不断修改完善。第三阶段:2022.1.5一一5.19收集查阅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提交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提交论文初稿,积极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根据老师的反馈意见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定稿。第四阶段:20225.20一一2022.6.25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答辩的准备,参加论文答辩,撰写论文总结,按照学校要求上交所有材料。四、参考资料[1]赵星.古筝曲《春到湘江》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9(21):20[2]吴珊珊.论筝曲《春到湘江》的艺术特色[J].黄河之声,2017(19):2.[3]李娜.古筝曲《春到湘江》音乐分析及美学意义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19):2.[4]宋博恩.古筝曲《春到湘江》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J].文化月刊,2021(5):3.[5]高英.论筝曲《春到湘江》的音乐特点与演奏分析[J刀].宿州学院学报,2014,29(3):6.[6]张艳.筝曲《溟山》音乐内涵及其表现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7]马语燕.古筝曲《春到湘江》的分析与演奏[J].北方音乐,2015,35(19):1.[8]薛珂可.浅析轮指技巧在古筝演奏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0(4):1.[9]高英.筝曲《春到湘江》演奏艺术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10]鲁天蕾.谈筝曲《春到湘江》的艺术特点及演奏技巧.[11]陈子鹏.浅谈中国竹笛演奏艺术二度创作中技法和审美的结合[D].山西大学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六、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