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TBT,SPS)研究内蒙古在发展边贸的进程中出现到的贸易壁垒问题也比较严重,一种就是最常见的关税壁垒,另一种内蒙古边境贸易正在遭受的贸易阻碍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既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虽然更难以预防,但是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相当高,比如对技术标准限制、卫生检疫规范等的限制(TBT,SPS)。但在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的边市对外贸易中,出口到俄、蒙两民族的商品大多以生活农业消费者居多,技术含量较低,商品附加值也较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大大增加了边市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也限制了边境贸易的发展。一、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特点2021年内蒙古企业农产品出口呈现多个特点。按交易形式分析,约八成以一般贸易形式出口,以边境小额贸易形式出口的比例增长迅速。以一般贸易形式出口商品12.3亿元,上升60.9%,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农产品贸易总额的79%:以边境小额贸易形式出口商品3.2亿元,上升97.8%,占20.5%:其他则以供料对口、保税仓库商品、对外承包贸易和货样广告品等形式出境的商品。0.50%20.50%79%■一般贸易出口■小额贸易出口■其他出口方式图1内蒙古农产品出口方式从企业性质分析,民营企业领军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出口农产品14.5亿元,增幅为61.8%,占同期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农产品出口总额的92.9%:其他主要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出口。从国家来看,对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加明显,俄罗斯为重点出口贸易合作伙伴。2021年内蒙古企业对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农产品7.2亿元,同比增加59.5%,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农产品出口总值的46.2%。对欧盟国家和地区出口5.4亿元,同比增加1.1倍,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4.6%:其中,对俄罗斯出口农产品2.9亿元,同比增加1.5倍,占同期内蒙古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8.6%,为重点出口国。对非洲国家和地区出口1.2亿元,同比增加3.5倍,占同期内蒙古企业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7%。其余出口到了北欧洲、拉丁美国和海洋洲各洲的中国和地区。11.50%7.70%46%34.60%■亚洲国家■欧洲国家■非洲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图2内蒙古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从出口种类来看,出口商品种类呈现多元化,以葵花子居多。2021年内蒙古企业出口葵花子4.3亿元,同比增长94.3%:出口制成的饲料添加剂2.3亿元,同比增长7.8%:出口未列名食用植物产品1.4亿元,同比增长99.7%:出口重量>5kg番茄酱罐头1亿元,同比增长1.7倍;出口鲜或冷藏的番茄0.8亿元,同比增长1.9倍。以上五种出口总值合计占同期全自治区企业农产品出口总值的62.8%。二、内蒙古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一)损失情况当企业出口产品不能满足进口国的特定技术要求时,通常会面临丧失订单、被扣留、退回或销毁货物、降级处理等风险,导致企业遭受直接损失。由于农产品的保鲜期比较短,尤其内蒙古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为蔬菜和水果,极容易腐烂,一旦无法满足进口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长时间的运转操作和运输都将使产品面临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遭受损失。2021年内蒙古企业因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遭受的直接损失为4381.96万元,其中内蒙古的农产品遭受的直接损失为3704.09万元,占内蒙古直接损失总额的84.53%,占比之高不容乐观。此外,当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时,出口企业为达到进口国的要求通常会采取对应的技术改造、包装及标签更换、新增检验、检疫、认证、处理、注册等措施,产生的费用导致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成本上升。2021年,内蒙古农产品出口企业新增成本估算值769.12万元,所有内蒙古农产品出口企业中有29.17%的企业受到影响。(二)影响措施种类技术性贸易措施种类繁多,一般分为TBT措施和SPS措施。针对农产品,企业受影响的措施种类主要有木质包装的要求、食品标签要求、植物病虫害杂草方面的要求、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食品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食品接触材料的要求、食品化妆品中过敏原的要求以及种养殖基地、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等。SPS措施在出口贸易中对农产品的影响更大。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21)》,内蒙古农产品出口企业中受木质包装要求影响的企业比重较大,占全国受影响企业的6.12%:其次是植物病虫害杂草方面的要求,内蒙古受该影响企业占全国受影响企业的3.33%。(三)主要制约原因技术性贸易措施往往是进口国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和安全而对进口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只有在出口企业无法达到标准和要求时才会产生负面作用,对产品出口形成制约效应。1.不能及时了解国外规定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约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国外规定而无法及时调整生产操作,比如对农产品农兽药残留限量的要求。一旦进口国发布要求,而内蒙古企业未能在措施生效前在长周期生产中通过调整生产操作使出口农产品达到标准,该出口农产品将因未达标准不得进入目标市场。2.认证、注册周期长费用高因为不同国家和地方的生产标准不一样,部分国家出台的要求低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现行标准,为满足需求,内蒙古自治区公司必须重新购买专门的仪器或者制造设备和材料,大大提高了成本。例如葵花籽,从1993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在推行输俄计划,因为当时俄方植物检疫技术和质量标准都优于中国,为保证输俄葵花籽达到有关植物检疫技术和品质要求后,能成功进入俄方市场,内蒙自治州还专门建立了出口葵花籽园区,对基底进行了全程标准化控制,从苗木管理、建园到施肥的各个环节,全部都按照中国的植物检疫要求进行,共花费了足足13年时间才打开俄罗斯市场。3.检验检测项目繁多有些进口国不认可内蒙古现执行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而是在海关额外设置繁多检验检测项目。大部分农产品保鲜期短,对存放条件要求比较高,检验检测项目越多,通关所需时间就越长,削弱了农产品在市场的良好竞争力。三、内蒙古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应对措施(一)拓宽企业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途径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获得境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主要渠道为中国海关总署,其次依靠海外代理人的方式传递,少量依靠企业商会以及中国TBT/SPS咨询站。和中国东部地区一样,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获得境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的主要渠道较小,也相对集中且单一。缺乏对国外规定的了解,容易导致内蒙古自治区的企业竞争力出口受技术性外贸政策的影响。所以,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必须拓宽更多的资讯收集渠道,包括外国驻华使馆、境外的TBT/SPS咨询点,同时也必须更加充分发挥行业商学会以及国内TBT/SPS咨询点的优势,以获取最新、最全的企业资讯。(二)企业继续推进市场多元化同一类的农作物,各个国家的科技、文化发达程度有所不同,其生产技术准入条件就可能不同。目前,内蒙古出口农产品存在未达到标准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生产技术达到不了标准的情况。为有效避免技术创新造成的增加技术投入的企业效益,内蒙古企业可通过分析不同的市场条件的差异,促进市场差异化以分散技术性贸易政策的影响。当输入国的条件突然变动而无法满足时,内蒙企业可尽快通过改变其市场的企业品牌竞争力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