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艺术风格探析引言黄道周作为晚明时期浪漫书法风格中最主要的书法家之一,被后世称为人品和书品完美结合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作品特点鲜明、特色明显,远师钟怒、在晚明时期的书坛独具一格。沙孟海曾称:“明末夺王铎之席者,唯有黄道周。”黄道周的小楷高古朴实,古拙奇掘,行草书气势恢宏,有着纵纵淋漓的豪迈之气象。他的书法不同于明中前期以二王帖学为首的书风,给晚明时期书坛增添了一种崭新的风气,同时对清代和近现代书坛也影响很大。一、《孝经》对黄道周的影响在黄道周心中,《孝经》是进行德行教育的基础,更是治国之基本。而六经,则是对《孝经》的注解。孝是礼仪的基础,礼也来源于孝。由于黄道周后来被捕入狱,《孝经》由黄道周在狱中写成,这是他将忠孝观念外化在具体现实中的一个例证。目前两件《孝经》作品,一件由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是《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九》著录的作品,有影印图片,其书写内容为上文所提到的《孝经颂》。另一件是《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十一》有著录,由故宫博物院藏,作品附有图片,其内容是《孝经定本》,两者是同一作品。图1《孝经颂》图2《定本孝经》黄道周的《孝经》,每一项内容都是经过一丝不苟地创作,点划精巧细致,起承转合,清晰明确,想象不了黄道周在那么艰难的自然环境下,是如何完成的。《孝经》在笔画的处理方法上或舒展或短促,体势上的拙巧相生,相辅相成,古味盘然。纵观《孝经》,既能看到钟繇小楷书高古朴实的魏晋之风,也同样显示了自己的清刚劲健的小楷风貌。二、与颜真卿之比较书体创作思想和自身经验充分融合的优秀作品在历史上亦有不少。颜真卿的《祭侄稿》,正是在悲愤沉痛的情况下写就的。书法作品整体墨色时浓时淡,尽显跌宕起伏之感,前文行草结合后半部分的草书一气呵成,以至写到激情悲愤之处肆意涂洒,沉痛的情绪跃然于纸上。反观黄道周,虽然经受着极大的痛楚,但却冷静待之,从他写下的小楷《孝经》就可以看得出,点画沉着冷静,一丝不苟。这份冷静,是他对忠孝信仰的执着。他选取了《孝经》之类的文字当作自身的写作对象,希望体现的是他对明朝的忠,对君主的忠,表示了他被捕监狱的冤屈,表达了他希望受到君主的进一步尊重,以及希望匡扶济世的志向。黄道周以忠孝行世的做法,与其在狱中写作《孝经》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孝经》他思维的源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三、黄道周书风形成(一)小楷黄道周被收藏留存的作品中,小楷有14套,时间跨度从1632年至1646年间。最早的小楷著作为《壬申元日诗册》,此作作于崇祯五年即1632年,1622年,38岁的黄道周,才刚刚开始学钟繇,到1632年,黄道周48岁,学钟繇已有十年。观《壬申元日诗册》(图3),体貌在《宣示》(图5)、《荐季直表》图6)之间,却缺少了一点高古朴拙的气质。前半部分书写不佳,字形也有些松散,如“余”、“谢”、“桃”等字形,整体上有点飘,相较于前半段后半段略好(图4),结字较前段沉稳,但点划侧渐趋圆厚遒劲,相较于钟繇,钟繇的静态结字表现出了高古的风范,尽管黄道周学钟繇已有十多年之久,然却仍旧没有彻底把握钟繇小偕高古朴拙的精神。3图3《壬申元日诗册》图4《壬申元日诗册》后半段图5《宣示》图6《荐季直表》《丙子秋送省试二首诗扇》(图7)是黄道周于1636年所书。创作此作品时黄道周已经52岁了,从最初的作品《壬申元日诗册》到这幅《丙子秋送省试二首诗扇》,人们能够很明确地感受到黄道周在书法写作方面的巨大蜕变。此扇的整幅风格雅致而高古,其结字亦古朴而带点拙意,字体宽博,妙趣尽显,有时有紧结之意,作品中的紧结之意应该是与率更作品中得到的体悟,在整幅作品中,紧结之意并不算多。图7《丙子秋送省试二首诗扇》图8《致郑牧仲札》《致郑牧仲札》(图8)小楷由黄道周于1639年所作。《致郑牧仲札》作于黄道周55岁之时。这时的黄道周正在家乡守墓,但此作却与之前或较早的小楷作品大有差别。前面的书法作品,人们能够很明确地看出钟繇对黄道周的深远影响,而这件书法作品则使人们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黄道周。相较于以前的画作蕴意内敛,此作在点画方面,它更多的是讲究简约、精炼,给人劲健、守正不阿、斩钉截铁之感。而在结字方面,字体紧结,但又辅以横势,比前面的书法创作更大胆,更有艺术精神,而且每个笔画都尽显朴拙传神。在这件作品中,拙中有妙,妙而入神。处处能够看到钟繇小楷的古拙之感。《致郑牧仲札》在点画的布置上也更加随意,此处的变化,是进入的一种全新的境界,看似无心,其实却处处有心。在创作《致郑牧仲札》后以及接下来的数年里,黄道周的小楷则更加古拙而沉稳,黄道周于1640年8月被捕入狱,直至1641年12月被释放出狱。在监狱的一年多时间,黄道周共作孝经一百二十册。现存的《孝经》有很多,图2《孝经》是故宫博物院藏本。《孝经》点画劲健,结字扁平,时而略显方峻,憨厚朴拙,时而夸张和变化,字形神态开合有度,逸趣横生。黄道周所作《孝经》的可贵之处是,每本《孝经》,都没有松懈之时,一笔一画都一丝不荷,其坚强的精神,令人敬佩。(二)行草书黄道周被收藏留存的作品中,有具体年份的行草字体著作有48件,按内容分为手札、手册、盖扇和立轴。黄道周的行草书受苏东坡影响较大。《录呈郑郊等十五篇诗卷》(图10)是黄道周于崇祯三年(1630)所作。此幅画作较一年前《奉张耀之诗卷》(图9)比较,只但是点画更瘦劲了一点,亦逃不过苏东坡的范式。相较于《奉张耀之诗卷》的圆转,《录呈郑郊等十五篇诗卷》结字有更方折之意。《奉张耀之诗卷》更像是黄道周在学书的路途上所做的尝试,而《录呈郑郭等十五首诗卷》则代表着黄道周不知不觉中逐渐从摆脱了苏东坡的范式。图9《奉张耀之诗卷》图10《录呈郑郊等十五首诗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