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审美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影响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诗歌审美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影响-知知文库网
诗歌审美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影响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限时特惠
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一、研究现状梳理(一)诗歌美学研究在文艺学、美学领域,学者对于诗歌美学的研究己经比较广泛和深入了。代表性的著作有:谢文利的《诗歌美学》、王长俊的《诗歌美学》、覃召文的《中国诗歌美学概论》、江柳的《诗歌美学理论与实践》等。谢文利的《诗歌美学》涉及诗美的发现,抒情美、意象美等,并且有大量的创作实例,古今中外,风格纷呈。王长俊的《诗歌美学》不仅对中西诗学进行融汇,还针对诗学的一些根本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揭示符合艺术实际的规律,整本书贯穿着诗歌审美价值问题。江柳的《诗歌美学理论与实践》在行文方面,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读者熟知的诗例,来阐明本体论和创作论的若干重大问题。(二)关于诗歌审美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研究在论文研究方面,大多研究的是诗歌的美育研究,审美元素以及诗歌审美阅读教学等等。如岳琴的《高中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对诗词美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顾亚敏的《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论述了美育与中学语文教育以及如何处理三方关系的问题。陈浩然的硕士论文《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找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些研究还有不足之处,只是从教学方法,解读文本以及赏析的角度来研究,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二、诗歌审美(一)古典诗歌和审美素养的含义“古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为“古代流传下来的在一定时期内而被后人认为具有正宗性或典范性的权威著作”。四“诗歌”则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审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素养”一词在《现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464页。四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157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