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小银和我》孟宪臣中译本中的欠额翻译研究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中文摘要一直以来,欠额翻译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努力还原原著的语义以及语言形式。在西班牙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作品《小银和我》的诸多中文译本里,欠额翻译的现象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因为西班牙语和中文是两种差异很大的语言,语言本身的区别使得欠额翻译难以避免:另一方面来说,《小银和我》的是一本抒情和诗意的叙事作品,散文诗的体裁更加大了翻译难度。笔者根据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原文,在选取三个中文译本进行对比后,运用欠额翻译理论来分析中译本的语义缺失问题,并且将欠额翻译的具体情况根据成因和结果进行分类。在探究《小银和我》中译本中欠额翻译的具体现象和成因之后,本文旨在探究弥补或规避欠额翻译的策略。根据涉及到的具体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本文参考了一些知名译者和翻译理论家的理论,以及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的宝贵经验,来分析如何改善翻译信息缺失的问题。另外,在全球融合日益加强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频繁的,互联网的出现和通讯媒介的普及也让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更高。因此,许多从前无法原原本本翻译的,涉及到文化含义的俚语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的流行语,这也使得欠额翻译现象慢慢减少,直译也不会导致语义的缺失。关键词:欠额翻译,小银和我,西汉翻译2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