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形貌特征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磷酸铁形貌特征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知知文库网
磷酸铁形貌特征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限时特惠
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聚而成的,形貌不规则。制备出的磷酸铁锂是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物相均一。以硫酸亚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粒径较小,表面较光滑,结构疏松,密度较小,颗粒大小在13m之间,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磷酸铁的粒径逐渐变大:随着pH的增加,磷酸铁的粒径变大。在pH为1.5时,55℃下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0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141.4mAh/g,而40℃下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55.2mAh/g。在pH为2.0时,40℃下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2C和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均最高,分别为148.6mAhg和52.3mAh/g。以硝酸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粒径较大,分布也不均匀,表面较粗糙,粒径在15m左右。在pH为1.5的条件下,70℃下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0.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109.8mAhg,而55℃下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到58.9mAhg。(2)以水热合成法合成磷酸铁时,磷酸铁颗粒界限明显,分散性好。当温度越高,水热时间越长,磷酸铁结晶性越好。以硫酸亚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为斜方晶系FePO42HO,其中含有一定量的Fe2(NH4(OH)(PO4)22HO、FeH2P3O10H2O、Fe(HPO3等杂质,且空间群为P21m的单斜晶系杂质Fe2(NH)(OH)(PO)22H2O相对含量较高:以硝酸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既含有斜方晶系的FePO42HzO,也有单斜晶系的FePO2HzO,还含有其他一些铁磷化合物杂质,当水热温度升高时,斜方晶系的Fes(PO)4(OH32H2O的杂质含量也随之升高。以硫酸亚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颗粒粒径较大,平均粒度在10-15m之间,粒度分布均匀:以硝酸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粒径相对较小,在61m左右,但粒度分布不均匀,分布范围较宽。使用硫酸亚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颗粒为类球形,当合成温度为180℃时,颗粒变为椭球形:以硝酸铁为铁源时,合成的磷酸铁颗粒则呈椭球形或花生状形貌。以硫酸亚铁为铁源时,水热120℃反应2h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2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为142mAhg,水热150℃反应10h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在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最高,约为78mAhg:以硝酸铁为铁源时,水热120℃反应6h合成的磷酸铁制备的磷酸铁锂在02C和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均最高,分别为124.5mAh/g和66mAhg.(3)使用硫酸亚铁为铁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在150-180℃下反应6-10小时,得到的磷酸铁结晶性好,形貌为类球形,制备出的磷酸铁锂会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磷酸铁;沉淀法;水热合成法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