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60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5页 / 共60页

第6页 / 共60页

第7页 / 共60页

第8页 / 共6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解淀粉芽孢杆菌中基因敲除体系的建立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3.在pKSV7载体中移入pp基因,再一次将含有Upp表达盒的反向筛选质粒pKSU通过接合转移导入解淀粉芽孢杆菌C10△Upp。将重新导入pp基因的突变菌株C10△Upp(pKSU)和突变菌株C10△upp在0.35mM的5-FU的平板上涂布,在此平板上含有Upp基因的突变菌株C10△pp(pKSU)出现生长异常,这表明含有Pp基因的菌株对5FU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表明了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遗传学改造时,pp基因可以作为一种反向标记基因。4.构建敲除载体pKSU-△amyA,经过电转化进入突变菌株C10△pp,经过氯霉素与5-FU敏感性检测后,得到突变菌株C10△pp△amyA。同时对突变菌株C10△pp△amyA进行了淀粉酶水解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突变菌株C10△pp△ayA由于a-淀粉酶基因的缺失,不能形成水解圈。实验的成功证实了解淀粉芽孢杆菌C10中基因敲除体系的成功建立,为后续在解淀粉芽孢杆菌C10中的遗传操作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载体构建;Upp:基因敲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