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作用。工业中通常是多种酸混合作用,各种酸引起的职业性牙酸蚀症临床表现趋于一致。牙酸蚀症的发生从牙釉质的侵蚀开始。牙釉质的脱矿与酸蚀时间、酸的种类、浓度有关。Lussⅰ等认为,酸性溶液进入口腔后,唾液中和酸性溶液所需要的时间越久,牙釉质被酸蚀的时间就越长。牙釉质晶体逐层溶解,形成光滑表面的凹陷或者杯状尖端。酸暴露导致无机牙齿硬组织的溶解,形成了类似于蚀刻图案的粗糙表面。随着釉质脱矿缺失,牙本质暴露,产生的修复性牙本质会减缓牙酸蚀症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性牙酸蚀症主要发生于上前牙,且上前牙唇面比聘侧受损更严重,中切牙和侧切牙比尖牙的酸蚀程度更重。是否表现出牙齿敏感、牙痛则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中工人们的牙酸蚀程度不同,对牙髓的刺激程度不同。是否牙痛和牙齿敏感体现了牙酸蚀症的进展程度。Amin等发现o,2/3的患者牙齿敏感、牙痛、牙龈出血。Malcolm等发现牙酸蚀到达嘴唇水平后,便不再继续发展:几乎所有牙酸蚀症患者都没表现出牙齿痛感或敏感。而李红云等研究显示⑧,52%工人的牙齿对冷刺激过敏。根据牙酸蚀症的临床表现,国内外有多种不同分级标准©。国内《GBZ61-2015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中,职业性牙酸蚀症的诊断标准分为3度4级。酸性工作环境里职业性牙酸蚀症的发病率明显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分别为18.4~31.7%1、48.6%一54.2%61m、62.2一90.0%889。不同调查中牙酸蚀症的患病率区别很大,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不同调查采用的牙酸蚀症诊断标准不同,可能与当地的卫生健康标准有关:(2)不同工厂里酸性环境不同,工厂采取的卫生措施也不同,各种酸以混合物的形式造成牙酸蚀症,无法明确哪种因素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3)工人们的个人口腔保健行为影响牙酸蚀的发生发展:Kim等调查结果显示o,戴口罩能显著降低牙酸蚀症的发病率,但漱口水的效果不明显。Bansal等发现o,不正确的刷牙方法会加重牙齿磨耗,使用抗过敏牙膏能有效降低牙酸蚀症的患病率。Fal1er等研究里认为o:每天使用氟化亚锡牙膏能有效降低牙齿酸蚀和牙齿磨损酸蚀风险。目前职业性牙酸蚀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复合树脂修复治疗,治疗成功率高达90%以上。Mi1 osevic等发现0,直接复合修复的成功率高达93%。付艳荣研究表明四,树脂充填治疗有96.2%的患者满意率,但对严重牙酸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对于接触酸雾、酸酐及其他酸性物质的从业人员,建议定期行口腔健康检查。牙本质过敏者,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严重者行药物脱敏治疗。出现牙体缺损的职业性牙酸蚀症患者,宜尽早行牙体修复治疗。2、牙周病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其发生由共生口腔微生物群的营养不良引起,然后与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相互作用,导致炎症和疾病。酸性工作环境中,酸对牙周组织的长期慢性刺激,导致唾液pH和容量变化,改变了微生物的外界环境,引起慢性牙周炎。Sudhanshu发现,酸雾暴露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可能是细胞内和细胞外pH改变的结果,影响了细胞生长和分化。牙周病可表现为牙龈炎症出血、牙石堆积、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酸性工作环境中,牙周病的发病率为14.7%~36.9%。Mousa调查问卷显示,牙龈出血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