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Th2细胞失衡影响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的机制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9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Th1Th2细胞失衡影响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的机制-知知文库网
Th1Th2细胞失衡影响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的机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限时特惠
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安微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17及其受体通过Jagged-Notch信号通路调控Th1/Th2细胞失衡影响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的机制中文摘要:背景耳鼻口科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其中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病发率属于较高水平病种。分泌性中耳炎(S0M)常见症状为听力明显降低以及中耳部分存在积液。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具有非化脓性特点的病症。听力损失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时,严重影响幼儿的语言发育、行为发展及性格形成,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自身免疫性因素促进SOM发生发展具体机制尚不明确。Th17细胞具有重要免疫调节效用,IL-17和受体两者由于特异性的缘由而结合,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中来说,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在正常情况下,当体内T1/Th2细胞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打破这种Thl/Th2的平衡状态,就很可能破坏炎症因子的动态平衡,进而引起不少疾病的产生和发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组的初步研究基础,如下研究假设:L-17结合L-17R通过激活Jaggedl-Notch信号通路,影响Thl/Th2细胞比例,调控SOM发生发展。本研究通过构建SOM大鼠模型,通过运用RT-PCR技术,Western Blot,HE染色,PAS染色等技术加以研究。阐明IL-17结合IL-I7R通过激活Jaggedl-Notch信号通路,导致Thl/Th2细胞失衡,调控SOM发生发展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动物处理:40只已经达到成年水平的性别为雄性的SD大鼠随机性分为4个人组别,分别为正常组、PBS组、SOM组以及SOM+IL-17组,每组的样本数量均为10只(20耳)大鼠。S0M组和S0M+IL-17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鼓膜穿刺耳内激发2次制成变应原诱发的变态反应相关的的S0M大鼠模型,基于内镜下观察积液征验证建模成功,PBS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耳内激发阶段将用PBS取代卵清蛋白加以耳内注射,SOM+IL-17组大鼠处理与SOM组致,但在耳内激发前1小时加以鼻孔滴注L-17抗体。实验内容:注意E染色后中耳内膜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L-17、、IL-4、IFN-Y在SOM大鼠外周血清和中耳灌洗液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观察IL-l7、Notchl、Jagged1、DLLA在中耳组织中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和中耳组织中IL-I7,Jaggedl,DLL4和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基于内镜观察和声导抗检查确认成功建立免疫相关的SOM大鼠模型。1.S0M大鼠模型组的中耳积液IL-17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中耳灌洗液含量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