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中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析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地下室的设计和构建作为确保建筑稳定的关键环节,其防水施工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避免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更对防水施工技术提出了深入研究的要求,以实现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本文通过研究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形式和防水质量问题,得出渗漏原因以及相应的整治措施。总结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引言地下室作为常见的地下空间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它在整个建筑中扮演着重要地角色,并对建筑使用面积和布局规划起到关键作用。一个可持续使用的地下室对于建筑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建筑地下室的发展,并已形成了独特的施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地下室墙面位于地下,地下室的渗漏水问题逐渐显露。地下室渗漏问题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使用,因此防水工程至关重要。一、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为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具有以下作用:第一,防止水渗透。地下室主要位于地下,与地下水接触。没有适当的防水措施,地下水可能渗透到地下室内部,导致墙壁、地板和其他结构受潮,甚至导致水损坏和霉菌生长。地下室防水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渗透,保持地下室内的干燥环境。第二,保护建筑结构。水的渗透和积聚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例如,在混凝土结构中,水渗透可能导致钢筋锈蚀和混凝土破损,进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地下室防水可以防止这种损害,并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三,提高室内环境质量。防水工程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进入地下室,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如果没有做好地下室防水,湿度过高会导致霉菌和真菌滋生,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对住户的健康造成威胁。第四,提升建筑价值。一个拥有完善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建筑物,其地下室的使用价值将会得到提升。无论是作为储藏空间、办公区域还是居住区域,对于建筑物的整体价值和功能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二、现代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问题分析(一)渗漏形式地下室可能出现三种形式的渗漏:第一种是零散且无规律的点状渗漏现象:第二种是墙体连接处连续出现的渗漏:第三种是墙体或地面出现大面积潮湿和渗水现象。(二)渗漏原因1.设计单位未考虑全面导致施工困难,不能完全按照设计方案完成工程,存在抗渗薄弱部分。2.有些施工单位对于防水工序处理的认识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3.施工方在选取和应用防水材料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试验和筛选匹配,就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前供料速度不足,进而影响浇筑的连续性,形成所谓的施工冷缝。这种情况会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三、现代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一)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在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确保材料质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和良好砂石级配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同时,应添加微膨胀剂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并提高其防渗漏性能。在浇筑时,可以采用斜面分层、连续推进的方法来减小收缩量,并在振捣后进行压光和打平。在外墙施工时,可以先向前施工5一8米,然后再倒回施工高处,以此防止墙角漏浆。在浇筑时,要避免留下施工缝,并在初凝后使用草袋进行养护,以防止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的产生。(二)底板和墙体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底板时,需要控制浇筑时间以及进行振捣处理,确保混凝土密实。完成振捣后,要抹平地板并进行覆盖膜保养,控制好保养时间,防止干缩裂缝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三)防水卷材施工在施工之前,为确保地下室的防水工程顺利进行,首先应保证防水卷材的底基平整、干净,并按工艺要求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卷材应留有施工缝,且施工单位应提前在阴阳角的位置留下适当的圆弧。防水卷材应采用粘贴的方法铺设在混凝土平面上,而在铺贴双层卷材时,应避免使用“十字型”拼接的方式。(四)施工范围内的细节处理1.施工缝地处理对防水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施工缝填补时,应注意彻底清除表面污物,并充分振捣,防止裂缝出现,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22.变形缝是工程结构适应各种变形情况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地下室防水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特殊材料进行基层封堵工作,并严格控制变形处的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程序,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避免渗水和漏水问题的出现。3.管道的铺设工作是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工作。为了避免对周围设施造成损坏,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因此施工时这些管道的铺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以避免对管道周围造成损坏。(五)混凝土养护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时,需要分别对底板和墙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底板,可以覆盖塑料布以防止失水问题,并在混凝土表面温度较高时浇水以降温。底板的养护通常需要持续约两周以上。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通过浇水进行养护。在拆模之前,需要在墙体上部浇水,拆模后,可以悬挂麻袋片并根据需要决定浇水的水量,以保持麻袋片湿润。这种养护方式也需要两周以上的时间。四、结论为了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有效性和使用寿命,相关单位需要完善规范要求,确保施工工程具备硬性条件。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地下室防水的理想性,优化设计细节,并根据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此外,施工应根据工程特征采用适当的技术,并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地下室防水工作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潘冰凌.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J].江苏建材,2022(05):105-106.[2]李林桑,罗彬.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5):35-37[3]王杰.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砖瓦,2022(02):134-135+138.D0I:10.16001/j.cnki.1001-6945.2022.02.014[4]李惺科.探究现代建筑地下室结构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125-126.[5]苗方利,姚治会.浅析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20(10):140-141.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