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遗忘——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6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记忆与遗忘——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知知文库网
记忆与遗忘——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记忆与遗忘——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记忆与遗忘一一鲁迅和福克纳的“故土”情结摘要:鲁迅与福克纳关于“故土”情结的书写都涉及到“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本文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考辨两位作家在故乡书写上的异同,以揭示他们在面对现代性巨变时,如何通过记忆与遗忘表达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并进一步探讨两位作家的思想。鲁迅的故乡书写经历了从“离乡”到“返乡”,最终“彻底背离”的过程,其作品在怀念童年美好记忆的同时,更多聚焦于对封建礼教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福克纳则始终扎根于美国南方,通过“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展现了南方历史的辉煌与创伤,既怀念旧南方的荣耀,又批判种族主义与清教主义的弊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故乡书写,展现他们在记忆与遗忘中的共同经验与独特视角。关键词:福克纳:鲁迅;故土:记忆;遗忘Memory and Forgetting:The Hometown Complex of Lu Xun andFaulknerAbstract:Lu Xun's and Faulkner's writing about hometown involves the dialecticalrelationship of "memory and forgetting".Through the method of parallel research,this paper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writers'hometown complex,revealinghow the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for hometown through memory and forgetting in the face ofthe great changes in modernity,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thoughts of the two writers.LuXun's hometown writing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from "leaving"to "returning"andfinally "completely departing".His works not only miss the good memories of childhood,butalso focus more on the criticism of feudal ethics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Faulkner hasalways been rooted in the south of the United States.Through the "Yoknapatawpha"pedigree,Faulkner shows the glory and trauma of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He not only misses the gloryof the old South,but also criticizes its racism and Puritanism.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to reveal their common experience and unique perspective in memory and forgetting bycomparing the two writers'hometown writing.Keywords:Lu Xun;William Faulkner;hometown;memory;forgetting1记忆与遗忘一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引言鲁迅与福克纳一直是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他们文学成就显著,因为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而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鲁迅以锋利、冷峻的语言反映了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救亡图存的思想:福克纳则通过复杂的叙述结构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种族矛盾,他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展现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方社会的兴衰,拥有双重图景一一一方面是让人怀念的战前南方理想,一方面是具有全新幻景的现代意识。回忆与遗忘的纠缠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不可忽视,而鲁迅在书写故乡时,思维结构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虽然福克纳与鲁迅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他们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作家,都处于现代性巨变下的社会中,因此在故乡情结的抒写上,不约而同地涉及到“记忆与遗忘”的辨证。本文尝试运用平行研究主题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鲁迅与福克纳重要作品中对故乡情结的抒写,来比较两位作家在思想上的异同,在尊重两位文学巨匠的独特性的同时,揭示作品中共同的人类经验。纵观近百年的鲁迅研究与福克纳研究,成果卷帙浩繁。从总体上看,鲁迅研究的基本范式可笼统概括为外部研究、内部研究、影响研究与比较研究。其中比较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专著有张铁荣的《寄意寒星荃不察一一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的《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等。福克纳擅长书写家乡,国内外对此也有不少研究,具体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向:家族主题书写:悲剧意识:叙事研究:种族问题。他虽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热点,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是从20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形成系统。WT萨拉和WM艾考克的《威廉·福克纳:主流陈述与世界文学》整理了福克纳在他国的接受状况。美国学者琳达·瓦格纳的《海明威与福克纳》采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从实验技巧角度比较福克纳与海明威的创作特色。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界逐渐关注中国作家与福克纳的关系,涉及福克纳与五四时期作家的平行研究,而成果最为丰富的则是福克纳与新时期作家如苏童、莫言的影响研究,尤其在表现人性、历史、文化等方面。在前者的平行研究中,对于鲁迅与福克纳二者的创作比较还有一定的空缺,尤其在两位作家的故乡情结抒写比较上,多数论文只是一笔带过,这给本文留下了一定的创作空间。记忆与遗忘一鲁迅与福克纳的“故土”情结一、故土书写的“同频共振”鲁迅与福克纳在故土书写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体现在对故乡美好的记忆和与记忆相抵抗的遗忘上。文学创作中的“记忆”并不是简单地复述经历,而是对回忆进行重构与美化,而“遗忘”则是对抗失真的记忆,它们相互交织影响。在鲁迅与福克纳的故乡书写中,鲁迅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的留恋,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压迫:福克纳则通过“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展现了美国南方的历史辉煌与创伤。(一)记忆与遗忘的天平记忆与遗忘是两种相生相克的力量。记忆是作家重要的素材库,也是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按钮。本雅明曾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进行分析,认为普鲁斯特“是根据一个人回忆中的样子来描写生活。甚至这样的陈述也不精确、极不成熟。对于沉浸在回忆中的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过的事情,而是对回忆的编织”①,他将普鲁斯特的创作过程视为编织记忆与不断遗忘的过程。在文学创作中,遗忘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而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它既包括个体生命对某种痛苦经历的选择性遗忘,还包括社会群体对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化传统的集体遗忘。遗忘是对记忆的抵抗,同时也是记忆的一部分,“叙事的塑形劳作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