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泰进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已完成全部阅读,共5
浅析中泰进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知知文库网
浅析中泰进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浅析中泰进出口贸易相关影响因素摘要泰国位于东盟的中心地带,接近中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总量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位。建交后,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日益提高,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与泰国的双边贸易规模保持了长期的上升趋势,从2013年起,中国多年来一直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2019年中泰双边贸易额为917.5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建立,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等”计划,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正在继续为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与空间。但目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增加。,中泰两国贸易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又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因而,中泰双边贸易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继续保持贸易增长态势,创新贸易合作方式,深化贸易合作水平值得深入探究。关键词:中泰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泰国位于东盟的中心地带,接近中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总量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位。建交45周年以来,中泰政治互信水平日益增强,文化交流互鉴日益深化,双边贸易关系平稳发展,各方面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泰两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样的主要国际组织的成员,另外两国同处发展中国家、覆盖人口最多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两国双边贸易友好往来和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位居泰国对外贸易伙伴国首位,双边贸易规模稳步上升。1975年至2019年间中泰双边贸易额由0.25亿美元上升到917.54亿美元,上升了近3670倍。中泰双边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和增长态势持续良好,给两国之间不断深化贸易合作和扩大贸易规模带来巨大推动力量。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持续深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全方位推进,泰国4.0战略的提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新签署,均给两国之间扩大贸易规模,深化贸易合作水平带来空前的发展契机。但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下行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逆全球化思潮潜流汹涌,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增大,均给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不确定因素,遏制了全球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因而,在新机遇与新桃战并存下,两国双边贸易发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影响两国之间贸易效率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把中泰双边贸易推向更广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所有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深思和探索。为此,本论文将基于这一背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中泰双边贸易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促进中泰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和贸易合作水平进一步加深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现实意义方面,本文一方面在了解中泰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发掘中泰贸易潜力,从而为提高中泰经贸合作水平、加深中泰双边贸易合作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中泰构建互利共赢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泰国是中国近邻、中国与东盟地区第三贸易大国、“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本文对中泰双边贸易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了深入调研,可对中泰双边贸易关系健康发展和贸易合作不断深化提出相关建议,也可对中国同东盟其他成员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这对于加深我国同东盟地区经贸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中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一)贸易政策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自2013年以来一直奉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格局。深化全球贸易合作、积极拓展货物贸易、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加大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力度、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贸易质量的提高,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商品的创新性发展和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从整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持续向更高质量阶段迈进,这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持续优化密不可分。不断顺应国内外贸易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主动对接国际贸易标准等外贸政策使我国外贸发展取得跨越式进步,高水平贸易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未来中国对外贸易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从90年代到现在,泰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在国际市场上贸易自由化迅速崛起,入世成功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泰国正在积极地推动泰国贸易自由化,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减少国内贸易管制水平、大幅度降低关税水平。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健全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这一时期,泰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中泰两国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比较,发现两国在开放步伐和开放程度方面因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而有所差异,但两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类似,均由管制贸易方式向贸易自由化方式过渡。中泰双发联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之两国都是WTO和CAFTA的成员国,这就给两国的贸易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二)商品结构与技术水平泰国向我国出口商品中制成品规模占出口总量的比重大于初级产品,但是初级产品仍占相当大份额。其中,2003-2019年制成品平均每年占比约65%,初级产品平均每年占比约34%。泰国对华出口制成品所占商品结构以机械与运输设备占比最高,主要原因在于中泰双方在该类产品贸易方面各有优势,因而两国贸易往来中,在机械和运输设备类产品上贸易量较大。化学及其有关制成品以及按原料归类的制成品,在泰国向中国出口制成品中所占份量也很高,而非食用原料(除燃料)则占初级产品的相当份量,这主要是因为泰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家,它的橡胶制品出口量较大。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增加了橡胶及橡胶制成品的强劲需求,加之中泰地理位置接近,所以中国从泰国进口橡胶及橡胶制成品数量较大。泰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中泰双边贸易逆差状态,与其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总量通常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通常决定着贸易实力,所以两国在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两国在贸易上失衡的主要原因。另外,两国在技术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贸易失衡。泰国凭借其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很大出口优势和资源密集型的与农产品有关的工业,例如大米,橡胶和木薯制品等,这些工业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再加上本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技术水平快速提高,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因而出口到泰国的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如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电脑及配件等产品。今后,伴随着中国不断壮大的经济发展和不断创新进步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伴随着泰国寻求自身飞速发展的需要,泰国对华贸易逆差可能会继续拉大,这必会对两国贸易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所以如何改善两国之间贸易失衡状况对于中泰贸易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三、推进中泰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创新中泰贸易合作,谋求新的贸易增长点。为在更大范围内扩大中泰贸易合作空间和发掘贸易潜力,中泰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断创新贸易合作方式和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当前,中泰双方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数字经济在未来将是双方贸易创新与合作中一个新的亮点。比如疫情背景下“跨境电商加直播”方式的出现使得直播带货方式由国内转向海外,跨境直播带货不仅能够使本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