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研究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浅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研究-知知文库网
浅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浅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研究摘要:社会发展为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提供了诸多的积极因素,但消极因素也相伴而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借助积极心理学新思潮,以其积极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研究视角来开发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期以完善与发展,通过总结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背后原因,最后从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形成全方位的育人途径。本文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完善教育理念、拓展教育途径,而且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心理教育;对策浅谈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教育研究1一、绪论4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方法1.3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4创新点…二、相关概念及理论…..62.1积极心理学概念2.2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83.1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83.1.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83.1.2调查工具与方法.…83.2调查结果分析…83.2.1大学生对课程效果的评价…83.2.2课程考核方式….83.2.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评价..93.2.4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93.3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及原因分析.93.3.1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93.3.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较为陈旧…103.3.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103.3.4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103.3.5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11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114.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114.2注重家庭教育的影响.124.3构建社会教育支持系统..124.4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12五、结论.13参考文献.14一、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的社会转型加速了经济增长,也使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逐渐加深。思想道德观念,社会结构,人生观等等的巨大变化强烈的冲击着大众的心理,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挑战,变化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躁,抑郁和不安。物质生活的提高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之以往,心理障碍发生的更加频繁,心理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一方面使人们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有着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更是要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有效适应社会,用良好心态应对竞争,增强幸福感。目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强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己经与他们的父辈产生了很大区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观念己深入人心,他们主张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淡薄等。”大学生们希望可以获得来自社会的良好评价,实现自我、成就自我。他们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渴望幸福以及快乐。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的心理良性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主要是以传统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医学治疗为主要方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重点是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这就不能深入的挖掘大部分普通学生的积极潜质,也不能从根本的预防方面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