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研究摘要:古今中外,家庭暴力事件一直都是层出不穷,针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也一直没有间断。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位,维护家庭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家庭暴力如今已经成为当下国际社会一同面临的问题之一。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受害人的人身安全,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也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我国目前针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主要是依据15年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以及《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对家庭暴力的具体规定。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健全,是我国发展至今,社会却仍然出现家暴事件的根本原因。首先,本文将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及现行预防机制进行概述,并分析出家庭暴力导致的危害,进而分析家庭暴力形成的具体原因。其次,对我国家庭暴力现行的主要预防措施进行概述,分析《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其他相关法条规定的具体实施带来的成效和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相应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足之处和立法的缺陷。最后,参考国外相关法律条文,借鉴相关措施,提出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相关建议。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法人身安全保护令目录摘要.....11.绪论..31.1研究背景31.2研究目的...32.家庭暴力理论概述42.1家庭暴力法律内涵..2.2家庭暴力法律特征..。…43.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63.1拓宽家暴救济范围.。63.2特殊保护未成年人...63.3设立强制报告与公安告诚制度................73.4设定人身安全保护令....74.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不足94.1未能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94.2家庭暴力行为刑法规范有限94.3家庭暴力犯罪诉讼模式单一94.4家庭暴力案件存在取证难题105.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域外考察与借鉴115.1美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115.2英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规定..116.完善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几点建议136.1创设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136.2增设家庭暴力罪....…136.3构建家庭暴力案件公诉制度..136.4构建多方取证认证体系..14结语…15参考文献.…16致谢....171.绪论1.1研究背景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暴力是长期以来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一大难题,严重侵害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影响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稳定。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体现了我国法治的进步。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一些内容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该法律规范中一些关于家庭暴力的规定,多为倡导性或建议性的,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模式,家庭暴力问题要得到解决仍需付出很多努力。并且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在出现家庭暴力的时候,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程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家庭暴力事件难以得到有效处理。1.2研究目的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该法分为六章,第一部分总则对家庭暴力的含义作了详细解释,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规定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第四章详细规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具体内容,第六章则规定了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反家暴法出台以来经过了六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依旧存在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实践当中依旧有着大量难以解决的家庭暴力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现有法律,如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中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积极探讨我国家庭暴力预防机制的现状,指出我国现有反家庭暴力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个人意见、建议。2.家庭暴力理论概述2.1家庭暴力法律内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中明确界定了:“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家庭暴力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方式和手段,为最大限度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现象,2016年3月1日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其中在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内涵及外延已做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暴力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增强了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在《反家庭暴力法》颁行前,家庭暴力现象发生的范围基本确定为家庭成员之间。《反家庭暴力法》对此做了调整,扩大了其适用范畴。综合考虑我国家庭现有实际情况,最终将家庭成员的范畴界定为包括但不限于近亲属,既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亲属,也包括其他具有亲密亲属关系的人,例如公婆与儿媳,岳父母与女婿等。另外,家庭成员不以共同生活为必要条件。其次,《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这个界定的内涵明确确定家庭暴力现象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2.2家庭暴力法律特征1.家庭暴力具有普遍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7亿家庭约25%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0%受害者是女性,我国每年有15.7万名女性自杀,其中60%是家庭暴力导致的15,从这些数据中能看到家庭暴力在我国家庭中存在的数据很高,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2.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家庭暴力发生的地点往往在家庭内部,因家庭生活的隐私性使得家庭暴力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01)30号回李娟:《中国现阶段家庭暴力法律问趣的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