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关键词…11前言…..12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概述.12.1网络言论自由的概念..12.2网络言论自由的价值….22.2.1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22.2.2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22.2.3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22.3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作用..22.3.1网络言论自由法律法制可依法而施….22.3.2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可增强社会认同感.32.3.3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可重塑网络公信力33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制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33.1立法效力等级低,针对性不强.33.2网络言论规制的限度难以划分.33.3立法思想注重限制性规定,忽视保护性规定.44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制规制完善措施.44.1立法应明确言论自由的法制界限….44.2制定行业规则,提高行业自律能力.….44.3提高公民自身人权意识和法律意识.45结论…5参考文献.50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研究摘要:互联网络的普及,拓宽了公众行使宪法赋予他们的自我表达的空间,公众的广泛参与也对现有话语体系发起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受到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以及公民在行使网络言论自由的权利与公序良俗利益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言论自由法制进程。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应从立法角度,提高立法等级,建立专业立法体系。同时还应引导行业自律,提高网民体验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更好地保障网络言论自由的不断发展完善。关键词:言论自由:法律规制:行业自律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和发展,网络作为继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重要传播手段,因其成本低廉操作便捷,使其迅速普及,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使用。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无序、危险的一面,网络空间信息参差不齐,不乏一些暴力、色情等言论信息,歪曲社会正确价值观,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网络侵权事件频发,“人肉搜索”事件屡禁不止等。因此,如何有效规制网络有害言论,借助网络发展推动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又不减损公民所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利,从而合理确定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对当前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概述(一)网络言论自由的概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从本质上来说,言论自由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能够依照自意愿,通过公开或私下等方式自由发表言论,阐述思想或见解等。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法律保护正当的言论自由不受侵犯,因此行使言论自由权必须要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伴着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重要工具,为我们拓展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和1互动空间,也为言论自由开拓了更为广大的表达领域。因此,网络言论自由是公民借助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观点等权利,且不受他人干扰的一种自主状态。(二)网络言论自由的价值网络言论自由不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给我国民主法律建设发展提供强大驱力。比如近年来通过网民举报的“贪官”、“保护伞”、“官员不雅视频”等事件,纠出了一大批贪腐官员,打掉一大批黑恶势力,网络言论自由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价值逐步凸显。1、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网络言论自由能够对政府的行为在不限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传播,国家权力的行使一旦偏离法律轨道,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公之于众,进而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及时进行查处。同时公民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针对政府的各项工作发表批评建议,并以此形成社会主义舆论,行使监督权。2、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在没有网络言论的情况下,人们遇到到各种难题缺少诉求渠道,基本权利很难得于保障。在网络言论自由环境下,人们可能通过网络对个人的问题进行表达,对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进行举报,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通过网络上的表达,还可以促进国家对公民其他权利问题更加重视,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3、有利于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通过网络,人们能够表达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政府也能够获取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心声和观点,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政府在接受社会各阶层的布点后,根据各方诉求基础上做出的相关决策,能够迎合大众需求。(三)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作用1、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可依法而施网络空间不是非法之地,也要受到基本权利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公民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仍要遵守基本的法律规定,不得以牺牲他人利益实现自身权利。因此,为了保障公民其他权利不受侵犯而限制网络言论自由有着正当性基础。另一方面是网络言论自由还要受到公序良俗的制约。公序良俗与公民网络言论自由发生冲突时,公序良俗制约着公民网络言论的行使。22、网络言论自由法制规制可增强社会认同感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等特点,使网络主体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我国的网络言论中就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而不同的价值倾向则代表不同的民意,其中一些言论可能会表达错误的价值倾向,比如泛道德主义和极端思想。因此,应加强对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以此增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培养民族凝聚力。3、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可重塑网络公信力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主体在网络言论以及传播信息时更加随意,胡而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诈骗信息,对于不了解真相的网民来说,虚假信息和诈骗信息扭曲了事实真相,有的还造成严重的后果。之后,上当的网民会认为网络无真相。因此,对网络空间的言论及传播信息行为加以法律规制的,不能任由网络主体发恶意或虚假信息,侵犯他人权利,重塑网络公信力。三、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制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立法效力等级低,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国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立法,广泛存在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另还有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法律法规虽数量庞大,但层级低,并且大部分停留在暂行性规定,操作性不强,这也是我国网络言论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侵权概念是《侵权责任法》首次提出,同时也规定了相关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但该法与整个法律体系衔接不密切,如出现相关问题由哪些部门负责监管,侵权责任损害赔偿标准以及对受害如何救济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事实上,互联网络是一种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每天都形成海量信息,而我国的网络言论法律规制以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结合,规定的内容与网络言论不匹配,对网络言论自由的处理方式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二)网络言论规制的限度难以划分网络言论自由是网民在网络方论中的一项权利,特别是掩去身份后,会更加自由地表达相法,一旦幅度过大,就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在现实生活中,网民受到舆论的引导,很容易对某单位或人进行语言进攻,肆意进行人身攻击、诽谤他人名誉、揭露隐私、编造谣言,这些网络侵权现象在我国屡见不鲜,这给人格权的保护带来了巨大困难,也给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处理网络言论自由与他人人格权价值冲突提出了难题。目前,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法制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网络言论自由的界定,对如何判定网络非法言论的难度加大。3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