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论文题目】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观察与护理【摘要】【关键词】【正文】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2.锁骨下静脉穿刺概述2.1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2.2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优势3.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护理3.1穿刺部位的护理3.2输液接头的护理3.3封管液的相关应用3.4检查导管是否脱落3.5输液过程的观察4.针对感染以及并发症的护理对策4.1保证整体操作的无菌性4.2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4.3加大营养的摄入量4.4不断完善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内容4.5形成锁骨下静脉患者护理工作评估体系5.结语【参考文献】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观察与护理王成云(2015级自考护理本科,考号:300119100140)摘要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逐渐作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的主要方式,锁骨下静脉较其他位置更为开放,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整体固定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整体静脉穿刺的质量。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避免了外周静脉穿刺的诸多缺点,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升了整体营养供给的疗效。现阶段,锁骨下静脉穿刺己经广泛应用于领域。不过,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在临床过程中不断不断关注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锁骨下静脉的最终疗效体现更加有意义。这是由于,在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感染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加强对于锁骨下静脉患者的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本文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相关内容出发,深入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工作的开展。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并发症1.引言1.1研究背景1968年,美国Dudrick等率先将锁骨下静脉穿刺应用于TPN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自此,锁骨下静脉穿刺越来越成为临床手术患者补充营养的主要方式,并且大大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的主要方式,其具有非常多的优势。现阶段外周静脉穿刺整体的保留时间有待加长,无法满足临床医疗的相关需求,同时外周静脉穿刺固定需要反复进行,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外周静脉穿刺也容易损伤患者的血管,但是静脉穿刺作为患者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外周静脉穿刺所引发的一些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临床的效果。然而,由于锁骨下静脉较其他位置更为开放,同时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整体固定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整体静脉穿刺的质量。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避免了外周静脉穿刺的诸多缺点,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升了整体营养供给的疗效。现阶段,锁骨下静脉穿刺已经广泛应用于领域。不过,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在临床过程中不断不断关注患者的护理工作,对于锁骨下静脉的最终疗效体现更加有意义。这是由于,在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感染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临床中加强对于锁骨下静脉患者的护理工作极其重要四。本文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相关内容出发,深入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工作的开展。1.2研究意义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理论意义。现阶段,尽管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然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护理工作仍是难题,其相关研究仍然需要不断完善以及丰富,来规避其由于护理工作的不到位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本文在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方面的相关深入研究,对于发展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的相关研究,丰富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现实意义。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生的危险性因素进行系统探索,进而提出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因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的水平,对医护人员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护理进行一定的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2.锁骨下静脉穿刺概述2.1锁骨下静脉穿的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有多种,护理人员经常选用锁骨下路进针法。锁骨中点下缘0.5cm-1.0cm处为穿刺点的最佳位置。让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肩背部垫高15°,找出进针点为: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锁骨下缘。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局部浸润麻醉后从进针点进针。操作时排尽空气,防止形成空气栓塞。针柄紧贴锁骨下缘,针头与皮肤成30°~40°进针。注意进针方法为针头向后内上方,刺入3cm~4cm,边进针,边抽回血,如顺利抽出暗红色血液即停止进针,这时把导丝置入,然后退出穿刺针和扩张器,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置入深度为12cm~15cm。特别交代病人在进针操作过程中不要咳嗽,否则立即停止进针。如出现放置导丝不顺利的情况,这时切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