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摘要:金银花是金银花科的一种植物,金银花原因色白黄而被称为白黄。它可以杀死细菌。蜂蜜不仅可以去除空气中的热量,还可以清洁血液并去除毒素。发烧皮疹:热-对皮肤有毒。它用于各种冷热病症,例如喉咙痛。重要的。金银花又名金银花、双花、二宝花,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因其疗效显着、副作用小而被广泛用于中药。中国专利化学品的制造商和出口商。关键词: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1.前言金银花,又称忍冬、银花、双子叶植物等,因“爆裂变白,两三天后变成金黄色,黄白相生,故称金银花”。金银花。”观赏植物也常用于中药。自古被称为清热解毒良药。金银花既是一种中草药,又是植物的名称,它之所以被称为金银花,是因为它的花开始变白,然后变黄。三月开花,略带香气,初开时茎红白相间。一茎二花,二果,形影不离。金银花,金银花是一年生的半干旱绿色和匍匐茎灌木。金银花适应性强,喜光、耐阴、耐寒、耐旱、耐湿。土壤不宜紧实,但在湿润、肥沃、深厚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每年春夏都要拔毛。根系形成密集,茎触地即生根。单独在阴凉处很容易长势不佳。高度可达1500米。金银花从三月到五月开花,最好在早晨和清晨采摘,因为它保留了令人愉悦的香气。选择金银花时,一般要选择成熟饱满的,不要选嫩芽,不要带叶。选择合适的颜色或接近蓝色和白色。采摘后需及时风干,2天即可晒干。金银花是一种常绿缠结匍匐灌木,是我国最受欢迎的草本植物之一。用菊花和金银花喝水对人体的健康有益,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减少体内的许多疾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们都是凉的,不能喝太多水,否则对身体不好。1.1研究现状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始见于《本草纲目》,因花初开为白色,几日后转为黄色,在同一株植物中可同时有黄、白两种颜色的花,黄白相映,所以称为金银花。2005版之后的《中国药典》收载其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千燥花蕾或初开的花2。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欧洲等国药典也都将忍冬收载为金银花的植物来源。早在1,500多年前,河南省封丘县已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并因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广泛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炎症、痈肿疗疮、及各种病毒感染等的临床治疗,享有“中药中的青霉素”的美誉。中药产业是我国传统民族产业。金银花的医药用途主要有:一、作中药饮片应用于中医临床配方:据统计,500多个临床组方中含有金银花。二、作金银花提取物的原料。三、作中成药生产的原料。目前,有200多种中成药含有金银花,且临床应用的70%的感冒类中成药均含有金银花。在化学抗生素滥用,带来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中药金银花的市场需求增加:特别是SARS、H1N1、2019-nCoV的流行,为药用金银花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金银花除作为中药使用外,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行业亦有广泛应用。目前除内蒙古、黑龙江、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和海南,中国其他各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苏、江西、广东等省地,其主产区面临广泛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盐胁迫不仅影响金银花的生理生化特征,且对其活性成分的含量也有很大影响,从而导致金银花质量的差异。因此,盐胁迫对中药的品质具体有哪些影响: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中药活性成分的合成和积累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1.2金银花概况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又名金银花,是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植物。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生长于东亚地区,由于其较强的适应性,芬芳的花香,迷人的花色而被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等国家广泛种植(和顺琴等,2010)。金银花属半常绿藤本,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專简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简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4.5(-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方文培,1981)。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