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儒家价值观与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关系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中国传统价值观——儒家价值观与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关系-知知文库网
中国传统价值观——儒家价值观与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关系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前言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两次“认知革命”与一次“文化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对其内部作用机制的认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在我们的文明发展底蕴下,对于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们发展的方向。文化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而文化心理,指的是人在一定语境中对一定文化刺激做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由于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断革新,其发展也表现出了一种趋向。在心理的研究中,文化不但被看作是一种外部的变数,更是一种内在于人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这一课题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从中国文化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儒学文化是中国的主要文化,它为中国的各个阶级提供了一个长久以来被视为“正统”的文化内涵系统。儒家文化的一种表现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儒家传统价值观核心的观念形态。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封建时代,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念也并没有被淘汰,其中的一些正面价值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非常接近。中国传统价值观理念内生长存,延绵数千年而不绝。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演变的全过程,从空间上看,它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儒家传统价值的研究多采用量表与问卷法。当前,大学生们正处在一个人生的转型期,毫无疑问,他们是一群思维活跃、行动力非常高的青少年,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不是非常的丰富,但是他们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却有更强的敏感性,也具有更好的接受能力,他们也会适当的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面对身心健康发展、人际和谐交往、学习生活方面和职业发展等生命问题时,他们会产生不同的观念意识,并逐步分化成不同的特殊群体。而这类人不但有着各自的生活观和生活态度,而且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大相径庭同。综上所述,探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以探索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关系。以儒家价值观为研究导向,有助于发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向,从而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