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1.社会经济背景明清时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中国,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原本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因为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而被打破,市场和买卖更多地深入到了市民阶层。其中布匹等纺织产品尤为畅销,因为主要负责纺织工作的多是家中妇女,所以女性创造了较之前更为丰富的劳动价值,在社会经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家庭带来财富,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女性逐渐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女性也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以“士农工商”为等级划分的传统观念和“重农抑商”的统治政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于经商的心理不再抵触,甚至将一部分的精力专门投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易上,商人也聚焦在江南一带进行商业活动。在这样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束缚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女性不仅被囿于织布机前,而是陆续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在社会上扮演起了更多的角色。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学的繁荣传播。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形象也出现在了话本小说等文学作品里,“三言二拍”中对于职业女性的描写就尤为丰富。这些凭借劳动得以生存的女性大多家庭条件并不富裕,这就意味着她们并没有接受过多的教育,相比整天学习礼仪的小姐而言,更容易接受需要抛头露面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职业女性通常走街串巷、交际面广,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2.社会文化背景明清时期社会矛盾较为复杂,社会不够安定,封建礼教对于思想的禁锢也因为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有所松动。知识分子在看到了士族结党营私等现状后开始反思,他们不再着重在书中描写王侯将相、英雄传奇等大人物,也不再只将目光集中于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而是更多的注意到了底层的小人物,职业女性作为市民阶层必不可少的一类人物群体,自然也更多的出现在了文学作品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