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重庆红色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影响的调查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红色旅游拥有雄厚的物质、政策作为支撑,越来越多的学者也积极投身于红色旅游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先进的理论成果,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爱国主义与革命精神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同期需求也不断的扩大,足见红色旅游未来的发展前景光明。1.3重庆红色旅游资源介绍重庆红色旅游资源分布集中,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红岩精神”为内涵的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等,其余资源则主要为红军抗日革命根据地。下面将以重庆解放碑为例探讨重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重庆“解放碑”一一红色“打卡”圣地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1950年10月1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为“人民解放纪念碑”题写碑名。该碑正面向北偏东,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碑内连地下共八层,设有旋梯达于碑顶,碑顶向街口的四面装有自鸣钟,碑台周围为花圃,总占地面积62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42平方米。该处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象征,也是重庆解放及重庆市的象征,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经历了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与重庆的城市发展、社会变革紧密相连,也与重庆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与现实利用价值。第一,解放碑原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主题碑,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御外族入侵取得第一次全面胜利的历史见证。这对于铭记中华民族抗战历史,凸显重庆在抗战时的地位有重要意义。第二,解放碑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奋斗,流血牺牲终于翻身解放的胜利象征,具有划时代意义。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刘邓大军解放大西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