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反家暴法“人身保护令”制度的起源及发展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人身保护令”制度的发展为解决家庭暴力现象愈发严重这一问题,中国宪法和诸多部门法律都做出相关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的分散和功能薄弱,尚未形成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①长期以来,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内容在立法中没有明确界定。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使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可能。1、《审理指南》关于人身安全保护裁定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前,只对财产保全作出规定,没有对行为保全作出任何相关规定。因此,当时人民法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来发布个人保护令,以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②为了更好地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3月制定出台《审理指南》,规定在家庭暴力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家庭暴力受害者申请,作出人身安全保护判决,进而保护家庭生活中的弱者免受更大伤害。2、2012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关于行为保全制度虽然《审理指南》将人身保护裁定纳入其中,但因其既非法律也非司法解释,仅属于法官办案提供参考的指南,其效力层级低。但除审理指南外,我国再无法律条文对此作出规定,这使得人身保护令制度在实践中一直面临着“于法无据”的尴尬局面。虽然新《民事诉讼法》仍然未明确涉及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内容,但其中规定的行为保全制度为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提供直接依据,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正式获得法律支持,被赋予相关法律效力。®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保护裁定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必要时法院可自行裁定作出,此项决定对保护家庭暴力之苦的受害人意义深远。①肖建国.论民事保护令的中回特色.复旦大学学报,2012,7:12-17.⑦刘洁.反对家庭暴力制度的完善一有关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的解读.法制博览,2016,13:48-53.③壮金燕.人身保护令在反家暴中的法律初探.法制与社会,2014.9:911.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