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癌症病人286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观察组143例癌症患者中,男性89人,占62.2%,女性54人,占37.8%,年龄36-78岁,平均56.9岁,病程1-6年,平均2.9年,其中肝癌42例,肺癌53例,胃癌41例,其他癌症类型7例。对照组143例癌症患者中,男性81人,占56.6%,女性62人,占43.4%,年龄32-74岁,平均52.4岁,病程1-8年,平均3.5年,其中肝癌27例,肺癌62例,胃癌46例,其他癌症类型8例。两组癌症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心理干预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143例患者使用常规癌症护理,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对症治疗。1.2.2观察组观察组143例患者除使用常规癌症护理外,加用心理干预,具体如下:1)积极告知相关知识癌症患者在得知患病时由于对病情及疾病本身没有具体的了解,容易产生盲目的恐惧和绝望。在患者入院时,主动告知其患病的种类,性质,疾病的分期,应当采取的治疗方式、可以达到的治疗后果,打消患者的治疗顾虑,建立起其对抗病魔的决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建立心理平衡患者在患病的初期,往往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此时医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与之进行沟通。通过在交谈中应用各类心理学技巧,在言语、举止、表情中传达对于治疗的信心,对患者制定一定的身体和心理训练程序,增强其身体的抵抗力和心理的抗击打能力,建立起患者心理的平衡状态)。可以以成功的癌症治疗案例现身说法,告知病人癌症病房不可治愈,帮助病人正视病情,配合医生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改善疾病预后。3)情感支持患者在患病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一般会处于孤立无助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当主动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做到治疗时亲切友善,交谈时耐心温和,鼓励和劝导患者,建立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1.3观察标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