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DDS9833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基于单片机的DDS9833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知知文库网
基于单片机的DDS9833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限时特惠
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1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在各类信号发生装置中函数信号发生器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它可以生成一定周期的函数波形,典型的有以下几种:正弦波、方波以及三角波等,相关频率范围也比较广:微赫一几十兆赫兹不等。现如今,最主要的用途是为各种电磁电路实验设计做信号源。上世纪中后期模拟电子技术是信号发生器主要使用技术,主要有以下两部分构成:首先是模拟集成电路,其次是分立元件,这种结构相对繁琐,并且在产生波形方面受到严重限制,只能产生一些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等。并且在对波形输出的复读过程中稳定性不强,主要归因于电路的漂移较大。模拟集成电路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体积大、价格昂贵、功耗大等方面。微处理器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的添加新的器件:首先是处理器,其次是模数转换器(A/D),最后是数模转换器(D/A),这样一来,信号发生器的功能便可在硬件与软件方面得到扩大,以产生更加复杂多变的波形。在这一阶段中,开发重点集中在软件方面,DAC(数模转换器)程序控制主要通过微处理器进行操作,从而完成对波形的生成。然而在此过程中会存在最大的缺陷便是输出波形的频率较低,主要归因于CPU工作速度缓慢,想要对此进行改变的最基本途径是对硬件电路进行改进。现如今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电子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成效显著,同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现如今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为仪器设备智能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其余信号发生器相比它的主要优点在于:首先是波形幅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再次是质量得到改进,最后是频率稳定性得到改善,与此同时,也得益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为以往的控制工作改进奠定了基础。在仪器中采用单片机进行构造,可以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目的,并且应用非常广泛,在办公自动化和智能仪表系统中运用非常普遍山。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