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探微——以《张之洞全集》为中心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探微——以《张之洞全集》为中心-知知文库网
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探微——以《张之洞全集》为中心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探微一以《张之洞全集》为中心目录绪论…1(一)选题及研究背景1(二)研究目的及意义.2(三)学术研究现状.2(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一、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的背景.5(一)张之洞的早岁经历.5(二)晚清时期的国际形势与海疆安全挑战.8(三)风云变幻中的思想转折与南海海疆经略的缘起..11二、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的思想..12(一)《筹议海防要策折》与海疆经略思想的形成.12(二)《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与海疆经略思想的发展…15三、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的实践.18(一)“储人才”一一创办水陆师学堂,雇募洋弁18(二)“制器械”一一造枪制炮,提升军事装备…。.191.购舰制船..192.筑台购炮.203.筹建枪炮厂.................................,214.布设电线….225.设立广安水军.22(三)“开地利”一一开采矿产,查勘榆林港231.开采矿产..232.查勘榆林港…23四、张之洞南海经略思想与实践的内在冲突….24(一)海权意识的突破性觉醒与战略实施的结构性困境24(二)洋务实践的务实推进与技术依赖的深层矛盾.25(三)主权维护的强硬姿态与传统思想体制的内在桎梏.25参考文献…>致谢..29张之洞南海海疆经略探微一一以《张之洞全集》为中心摘要:1884一1888年张之洞督粤期间,在晚清海疆糜烂的危局下,形成了以“储人才”“制器械”“开地利”为核心的南海海疆经略思想体系,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一系列实践。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其思想和实践存在着种种内在冲突。但尽管如此,张之洞的海疆经略在技术自主、制度革新等方面仍然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也还有很高的历史镜鉴价值。关健词:张之洞:南海海疆:晚清海防Exploration of Zhang Zhidong's Coastal Area and TerritorialSea Strategy in the South China Sea:Centered around theComplete Works of Zhang ZhidongAuthor:Liang Yangke Tutor:Xiong Zhanzhao(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Abstract:During Zhang Zhidong's tenure as govemor of Guangdong from 1884 to 1888,under thedangerous situation of coastal areas and territorial waters eros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strategic thinking system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formed with the core of "reserve talents,""equipment manufacturing,"and "resource development"A series of practices were carried out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ideology.However,in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s,there are variousinherent conflicts between its ideas and practices.Nevertheless,Zhang Zhidong's maritime strategyhas left a valuable legacy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autonomy andinstitutional innovation,and still holds hig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day.Keywords:Zhang Zhidong:South China Sea border;Late Qing Dynasty coastal defense绪论(一)选题及研究背景张之洞,直隶南皮人。1837年,出生在贵州兴义府。少年时期,曾师从胡林翼。1850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1863年,考中进士,授子翰林院编修,正式踏入仕途。此后一直到1881年以前,张之洞历任浙江、湖北、四川三地学官,以及翰林院庶吉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等职衔。1882年,赴任山西巡抚一职,期间大力禁革山西陋习,筹办山西练军。1884年,调任两广总督,督办省城和琼廉潮州的防务事宜,并与冯子材等人共同抗击法军。此期间编练广安水军、修建炮台、展设电线、开发榆林港、安抚黎族、鼓励兴办教育等一系列经略措施,加强了晚清对于两广地区以及南海海疆的控制。1890年,调任湖广总督。1894年,由于刘坤一北上主持军务,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后又返任湖广总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后又应慈禧太后改革要求,与刘坤一同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1907年,充体仁阁大学士,补授军机大臣。1909年,在京病逝,清廷追谥其“文襄”。近年来,围绕着南海问题,西方国家的政客们通过鼓动周边小国,南海仲裁案,或是美国的自由航行行动,亦或是多国的联合军演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企图入侵我国南海地区。但是南海海疆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战略屏障,自古以来便是国家海权维护与边疆治理的核心区域。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东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沿海地区通商口岸的开发,使得我国海疆海防压力空前加剧。而张之洞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回看其一路的仕途生涯,几乎经历晚清时期的大多数重大事件,正如现在学界对他的定位一般,可以说张之洞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典型代表人物。1884一1889年张之洞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对南海海疆的经略形成了一套以“储人才”“制器械”“开地利”为核心的海疆经略思想主张,他在两广地区的实践深刻影响着晚清南海海疆海防的近代化,是研究晚清对于南海海疆经略无法回避的一环。本文拟定以苑书义主编的由河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的《张之洞全集》为核心文献,对张之洞督粤期间的南海海疆经略想思和实践进行梳理。这不但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张之洞的历史贡献,也为近代中国的海疆治理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此外,也期能为如今南海地区的冲突争端局势提供一些历史镜鉴,为维护我国海疆完整和国家主权贡献力量。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