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影响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5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影响-知知文库网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影响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基于大型国有银行的实证分析【摘要】“双碳”战略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更意味着金融领域践行着新的绿色发展使命。本文主要选取国内当前发展趋势较为良好的六家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这几个银行20122019这七年间的年度经营额度做出精准的数据分析,利用国内外相关数据核算手段,建立科学的效益模型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与绿色信贷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绿色信贷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取决于该银行发展的年限,一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的影响下会存在一定的经营难度,然而若是实现长远发展则会在绿色现在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下推动金融资源的平衡,有效的实现风险的防控。所以利用双碳的契机,商业银行要抓住绿色信贷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机遇,获得更多的绿色融资渠道,助力绿色金融全面升级转型。【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社会责任一、引言面对当前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许多金融发展趋势都开始趋向绿色转型计划。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除了要注重自身的绩效和利润获取以外,更要与全球的绿色转型达成共识,做到节能环保,绿色健康,节约资源,为生态环境作出一定的贡献。其中金融服务行业也是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支持金融服务体系的实体经济转型可以为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开拓还有待解决。2020年9月中国相关会议提出了探达方目标策略,并且要求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全面发展,而要按时完成“双碳”目标,绿色金融制度需要不断完善。有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相关领导小组在2021年出台了整改政策对金融政策体系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其中最典型的整改手段包括1+N治理体系结构。当前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金融体系的可持续转型主要将注意力聚焦在绿色信贷上。绿色信贷是中国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期间而逐步产生的,这是对传统信用观念的一种发展和创新。这不只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同时也是信贷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领导部门,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目前已具备“3个功能”与“5大支柱”的特点。绿色金融能够为国内的可持续产业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与此同时也能促进居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绿色信货总额于2021年末达到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2020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其中中含有10.7万亿元对有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绿色贷款总量的67%。但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绿色信贷产品规模远未满足相关投融资需求,尚有巨大增长空间。但国内在金融产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来进行支撑,因此绿色信贷体系的制度政策还需要做出更加完善的整改。商业银行作为国内金融体系当中的主导行业,其日常经营的主要目的以盈利为主。国内在实现金融发展的可持续转型时应用绿色信贷也将间接的影响到商业银行内部的财务业绩和利润获取情况。因此,对绿色信贷进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与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绿色正在成为各行业发展必选题。在金融行业也是如此,绿色金融正在覆盖业务的方方面面。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相关绿色信贷的研究调查,留下许多可考究的文献资料,硕果累累。对于国内金融体系绿色信贷业务行业,国内大部分学者在不同的角度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张琳和廉永辉等(2020)应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法,选取国内三十多家行业作为主要的研究样本,对这三十多家银行内部20072017年这十年间的内部绩效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绿色信贷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它不仅能够提高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效应,同时也能使绿色性的经济理论有制度保障。宋亚伟(2019)以2010-2016年13家大型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商业银行沿用绿色信贷业务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即降低了面临的资金风险还能进一步的提高企业内收益率。孙光林和王颖等(2017)对国内五家大型银行20082016年这八年间的绩效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后,认为通过增加绿色信贷的投入,可以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加非利差收益之外的业务收益,从而改善银行的经营业绩。虽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国内应用绿色信贷业务能够对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部分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具体如下:张羽(2020)四从动态视角出发,基于2021-2019年1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盈利状况与绿色信贷为负相关关系,并同时指出此种结果可能是由于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绿色信贷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所导致而成。屠红洲和屠金光(2018)针对绿色信贷理念商业银行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增加绿色信贷的投放量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较高的信用风险,进而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李程和白唯等(2016)©对国内十多家商业银行的内部财务业务数据进行了演化博弈论的验证,并从DID模型评价的角度出发,发现了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资产收益率(ROTA)有显著的消极作用。以上几种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合理的验证,通过比对分析能够得出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则把此问题分阶段来看待。于波和陈红等(2021)把2010-2018年19家国内上市银行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经非线性模型实证分析后,得出绿色信贷业务与商业银行财务业绩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即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会随着绿色信贷规模扩大而先上升后下降。张晨和董晓君(2018)⑧使用非线性模型创建来代替数据分析计算结果,能够使商业银行盈利内容和亏损情况一目了然。以2011-2016年10家国内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当绿色信贷余额处于较低水平时,银行的盈利水平会随着其增加而上升。绿色信贷业务对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的影响受到贷款金额数量的控制。张贷款金额占比较大时,会在绿色信贷余额高水平的影响下不利于企业的盈利发展。王晓宁和朱广印(2017)⑨以2009-2015年12家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认为在加大绿色信贷投放的同时,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企业的贷款规模将会减少,所以其盈利水平会有部分下降。但从长期来看,绿色信贷业务扩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减退,最终对商业银行财务业绩产生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已经有大部分金融机构沿用绿色信贷体系来进行业务管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调查显示,针对绿色信贷的影响作用大多都是从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企业责任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其中赤道原则这这一国际准则被广泛运用于各大文献资料当中来进行分析,赤道原则指的是利用国际金融专业考评机构来对金融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环境和挑战做出评估,并且通过实时监督的作用来确保各个金融机构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城市的商业银行沿用了赤道原则进行管理。国有六大行均不在列,而在列的多为中小银行。Tripathy和Anei1(2017)io的研究侧重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表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