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4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知知文库网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摘要】目的本文以职业认同感为研究主题,开展相应的内容探析,包括发展现状、不足表现以及完善对策等,能够推动实习医院优化实习生的带教计划,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护生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生的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减少人才流失,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关键词】本科:护理:职业认同感:实习护生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职业认同感指的是基于所从事的职业,个人产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因素。护生职业认同,指的是以护理工作为基础,护士对工作内容、性质等因素所进行的认知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护理行业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护理行业中本科实习护生逐年增多,成为主要力量。据统计显示,有相当部分本科实习生毕业后放弃临床工作。截至2019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44.5万人,其中学历为大学本科人数占比23.6%0。较发达国家注册人数低。我国工作两年以内的护士其离职率达4.45%同。North等o研究显示,新毕业护士是离职护士的主要部分。研究表明,造成这一现象,其中很大原因由于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职业认同感过低⑦。护生作为准护士,尤其本科护生更是作为主要力量,对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其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而这不利于护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优秀的护理人才是降低护理行业质量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工作的认可度与凝聚力。本文以职业认同感为分析切入点,开展相关内容的探究,包括发展现状、不利表现以及完善举措等,能够推动实习医院优化实习生的带教计划,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护生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生的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减少人才流失,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1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现状喻爱芳等⑧通过访谈得出本科生多数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的,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与其他低学历的护理学生相比,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低,更不愿从事护理行业。王梅芳等©研究结果同样说明此问题。郑鸿等0对159名不同学历实习生采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科护理生心理上存在优越感,其中如果能重新选择专业,高达78.12%的本科生表示不会选择护理专业。程金莲等对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21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仅29.72%护生毕业后选择在临床工作。孙梦娜等在2019年5-7月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163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护生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条目分数较低,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对于护理行业存在消极的看法。阳绿清等研究说明新冠疫情发生后,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仅处于中等。我国对于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多,尤其是近几年本科实习护生逐渐成为主力军后,对其研究更是逐渐增多,通过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我国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部分不愿从事临床工作。1.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实习护生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理论较为成熟,其研究方法表现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未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仅仅作为补充性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在开展实习护生研究时,采用多元化的访谈方法,如开放性访谈、半结构式访谈等,能够为研究结论提供数据,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通过整合国外研究成果发现,相较于国内实习护生,国外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保持更高的水准。Adms等基于实证研究,以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一年级新生为研究样本,开展了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并且将该类学生与医疗职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前者略低于后者。Cowi等在开展实证研究时,以悉尼护生为研究样本,采取量表式研究方法,有效得出研究对象对职业认同感的数据,数值为82%。Hense1等m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护生的想法,并且对职业认同得分率进行了分析,数值为79%。同时根据国外学者的理论,职业认同感保持较低的水准具有不利影响,导致实习护生中途退出护理专业、护理毕业生离职以及产生消极的职业心态。2研究工具郝玉芳⑧编制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和职业自我效能问卷都拥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其中护生职业认同问卷Cronbach'sa系数为0.827,多用于横断面研究。李亚玲等9在进行研究时,采用了自我编撰的内容,组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多个纬度,细化为25个条目,充分的表明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同样适用于护生职业认同的测量。同2时,姚育芝等0编制的护理职业态度问卷,采用正向、反向两种计分的方法,更准确的体现了实习生的想法态度,结果更加准确,应用广泛。现在国内应用最多的量表为刘玲等u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包含5个因子,30道条目,该量表Cronbach7sa系数为0.93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职业认同感量表,该量表由Brown@1986年编制,量表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评价、职业影响,3个维度,共十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计1-5分,其中2、3、6、7、10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为10-5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职业认同感越强。护生实习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由Dennison四等编制,其包含了4个纬度,细化为39个具体条目,能够有效的体现护生职业认同感,且评价是主要采用的是Likert5级评分法,保障结果的规范性,分值越高,表示该条目所表示的能力越强。3影响因素3.1性别因素我国护士主要以女性为主。经研究表明,男生在护理行业中存在心理压力,其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生。男性在个人价值观方面倾向于追求刺激、权利、享乐主义、自我导向和成就。男性认为护理职业缺乏挑战,难以发挥自身价值。3.2兴趣因素兴趣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动力,职业兴趣高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在工作中获得乐趣m。反之,对于护理行业不感兴趣的实习护生,其职业认同感比较低。欧娜等提出,兴趣驱动下的实习护士对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相较于非自己选择的实习护生,主动选择的实习护生能够展现出高涨的工作积极性。楼数慧等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意愿越强的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越高。贺采英等∞研究表明,兴趣是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认识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时,必须要认识到专业态度是核心因素,而兴趣则是发挥内在的动力因素。3.3学历层次王欣等研究表明,学历水平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护理行业中本科生属于高学历,但却与专科生做着同样高强度、复杂琐碎的工作,这导致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专科生。护理本科生对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也高,但是用人单位制度不规范,用人机制难以符合护生的需求,缺乏学历的区分机制,导致本科护生、专科护生等从事同等工作,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对职业认同度产生负面影响。3.4医院暴力医院暴力是人们热点关注的话题。实习护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经王聪研究表明,66.2%的护生经历过医院暴力,其中76.6%经历包括责骂、辱骂等情感虐待,经历过医院暴力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低于未经历的实习护生。周玉静等研究表明,经历医院暴力事件对实习护生职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3.5学校方面大多数医学类高校,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方面的培养,类似的课程少之又少,重点教育放到了护理专业课上,这导致在校学生对自身认知尚且不足,年级越高其职业认同感越低。其次,一流高校中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更高,护理专业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