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准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淮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专业职称开题已过,初稿时间:4.11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先进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便受到国人的喜爱,从起步、完善、推广再到现在的繁盛时期,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代表国家竞技水平的体育项目。不同类型的体育舞蹈展现独具特色的风情韵味,为观众呈现了美的视觉盛宴。我国中小学体育大纲中,舞蹈早已成为重要的成员,通过舞蹈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优美的舞蹈动作,培养高雅的气质品格,还能学习名族传统文化知识,增加文化底蕴。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专业人才的摇篮,同样将体育舞动编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开设体育舞蹈专业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适应能力的教师。目前校园舞蹈老师的缺口巨大,但是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能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求。安徽省的体育舞蹈水平在我国处于中游水平,尽管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仅仅是个别地区一枝独秀,整体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是中小学舞蹈教师的主要来源,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水平决定了项目后备人才的质量高低。研究目的;研究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就是对未来舞蹈教师的教育水平的评定,同时也是督促体育舞蹈教师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研究主要对准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实际调查,明确学生目前具备的教学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额差距,探究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教学能力掌握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寻求改变现状的有效措施,提升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教学能力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必备要求,是最为一名老师的基本能力。由于学校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通过学校课程掌握相关专业理论和技能,但是缺乏实践的锻炼,面对社会的严苛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淮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调查研究,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寻求与市场无缝衔接的革新之路,为提高体育舞蹈专业整体教学水平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理论层面为同方向研究提供参考,实践层面有利于为社会和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相关研究:国内研究现状:胡凯认为体育舞蹈教学能力指的是教师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并指导教学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主要包括裁判能力、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制定教学文件的能力。体育舞蹈教学的活动;主动获取体育舞蹈知识的心理,体育舞蹈有着一般体育教学基础能力的共性,又有着独自的特性。体育舞蹈的教学是以心理学、教育学为基础,以及体育与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刘嘉认为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实施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能力,并能顺利的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三个方向来评判:课堂设计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的评价能力。黄邓军指出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所有能力的综合体,在体育舞蹈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教学能力的某一方面存在着欠缺,那必定会影响着其教学能力整体的提高,也会制约着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体育舞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的能张册指出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项以锻炼、审美、交流于一体的运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指出,影响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因素有课程设置、场地设施以及体育舞蹈的师资情况。李雷表示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舞蹈有较高的健身价值,体育舞蹈依据其优美的旋律与姿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体育舞蹈,能使学生锻炼其自身的交流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等,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陈自旺在指出,应注重体育舞蹈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发展,拓展并提升体育舞蹈的师资队伍,并加大对体育舞蹈的投资,完善教学场地的设施。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将教学能力的概念定义在三个层面:内涵、工作内容以及结构的定义。从教学能力的内涵上,dineke认为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综合的个人特征,是可以在任何教学环境下都可以有效地满足教学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教学能力的工作内容上看,Wag(1980)指出教学能力是一名教师能够对专门地学科进行课前诊断,并且能够根据持续性的在学习期间进行指导,可以根据学习地目标进行决策、制定出学习的计划,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地情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效的实施教学管理。从教学能力的结构上看,教学能力包含技术与人格层面,技术层面包含专业技能和智力技能;人格层面包含动。机与个性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主要内容:1前言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结果分析3.1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指标3.2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水平分析3.2.1教学设计能力3.2.2课程实施能力3.2.3教学评价能力3.2.4专项能力3.3体育舞蹈专业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3.3.1教师因素3.3.2自身因素3.3.3课程因素3.3.4其他因素4结论与建议5致谢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实地考察法3访谈法4问卷调查法5数理统计法进度安排:2021年9月:查阅搜集资料,安排师生见面,组织学生选题2022年3月: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2022年月一2022年月:学生收集资料,撰写论文2022年月一2022年月: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对论文格式和内容进行修改2022年月:论文最后定稿,并进行论文答辩准备情况(查阅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论文等):参考文献[1]蔡传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U.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207-208.[②王颖21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U.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21-124.[3孙志刚.新世纪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探析U.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4):145-147[4]林辉蓉医药专科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U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7):81,[⑤练碧贞,等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毕业生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U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92-97[6)张明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U.体育学刊,2009,164):48-52.[7☑梁微.体育舞蹈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分析[U.科技教育,2009,21166,[8)付士远.增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U.继续教育研究,2001,(5):73-74.[9杨晋锋.太原市少儿体育舞蹈教练员教学能力研究U.金田,2013,(8:195.[10]熊文.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北京体育大学报,2002,(06852-854。[11]周吉兰.青岛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运行情况与发展思路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12]张册,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U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81-85.[13]李雷,等.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U.北京体育大学报,2003,266):814-816.[14]胡凯.体育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U.湖北体育科技,2003(03):390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