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

第1页 / 共120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5页 / 共120页

第6页 / 共120页

第7页 / 共120页

第8页 / 共120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12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知知文库网
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
限时特惠
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论文撞造山阶段的火山岩和后碰撞伸展作用,可能对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成矿作用不利。新生代碰撞转换造山作用在三江北段形成两种构造变形样式,即走滑拉张和挤压汇聚,在走滑拉张的背景下形成走滑断裂、走滑拉分盆地和富碱质侵入岩、钾质超钾质火山岩,挤压汇聚背景下形成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在逆冲方向上由南向北分为根带、中带和前锋带,各带之间分别以主逆冲断裂相隔。对应于两种构造变形样式,研究区形成两套成矿系统,即晚碰撞阶段走滑断裂控制的斑岩成矿系统和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热液成矿系统,前者形成纳日贡玛斑岩型钼铜矿床,其成矿年龄为40.86+0.85Ma(R©-Os法),并呈现出整个三江地区由北向南斑岩侵位年龄和成矿年龄逐渐变新的趋势;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热液成矿系统形成东莫扎抓和莫海拉亨铅锌矿床,矿床形成于逆冲推覆构造的前锋带内,矿体多产在叠瓦状逆冲断层的上(下)盘破碎带或反冲断层附近,成矿年龄为35.03±0.89Ma和34.0±1.1Ma(Rb-Sr法)。关键词:地质学逆冲推覆构造斑岩型矿床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三江北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