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表面超疏水处理工艺研究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21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紫铜表面超疏水处理工艺研究-知知文库网
紫铜表面超疏水处理工艺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铜制件表面疏水处理工艺研究目录摘要Abstract:..........1.前言1.1.课题背景及其研究目的1.2.疏水表面概述..21.3.铜基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42.实验部分.52.1.实验材料与仪器。..62.2.实验原理..72.2.1.氧化还原以及化学刻蚀法实验原理.72.2.2.电沉积法实验原理….72.3.实验步骤-..82.3.1.氧化还原刻蚀法实验步骤.82.3.2.电沉积法实验步骤.82.4.检测方法(表征实验)92.4.1.接触角的测定….92.4.2.扫描电镜(SEM).92.4.3.电化学工作站测极化曲线,.93.结果与讨论….103.】.工艺方法的选择….l03.2.氧化还原刻蚀对铜基疏水表面影响因素分析.133.2.1.探讨刻蚀时间对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143.2.2.探讨过氧化氢浓度对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153.2.3.探讨刻蚀液体积比对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174.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铜制件表面疏水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用化学方法进行紫铜制件表面超疏水处理的工艺,以紫铜片为基底,以过硫酸钾,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盐酸、硝酸等试剂配置的刻蚀液,采取了化学刻蚀和氧化还原刻蚀反应得出超疏水表面,以及以氯化铜和硬脂酸的混合溶液作为电解质的电沉积法的实验方法。分析探讨了不同工艺方法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对确定的最佳优良的工艺方法分析其工艺条件对铜基疏水表面的影响,并通过滴水实验宏观观察水珠的球形状态,判断其浸润性能,之后再用接触角测量仪进行微观测量其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还原刻蚀法中以过氧化氢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为刻蚀液的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我进行探究实验,最终发现,在室温下,且盐酸和过氧化氢的体积比为1:1,且双氧水浓度稀释至10%的时候效果最好,刻蚀时间20min,接触角可以达到162。研究可知,该表面具有高覆盖率高饱和度的微观表面结构,疏水效果优良,还具有耐蚀性好。关键词:超疏水表面:接触角:耐蚀性:浸润性: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