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0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泽泻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知知文库网
泽泻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的高速发展,中药材繁杂制度的网络药理学剖析慢慢造成大家的高度关注。中医药学是一个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辩证和整体观念这俩特性根植于中药治疗的全流程。网络药理学和传统实验方法的区别就是,以系统学和药学基础知识为载体,应用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融合现代科学科研成果,摆脱“一靶、一药”传统的见解,搭建多靶点多组分互联网,从宏观视角其研究思路的一致性和系统化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关。因为茯苓和泽泻成份繁杂,医治糖尿病肾病涉及到身体内多种多样流程和转录因子。传统双组分相匹配单靶点的研究思路不太适合论述茯苓和泽泻医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本试验融合茯苓、泽泻的重要相关成分和中药材“药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功能特性,用以药品靶点疾病治疗,对药品靶点病症糖尿病肾病的数据可视化网络结构图和潜在性蛋白质靶点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解读,表明其作用机理为科学评价茯苓和泽泻医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给予一定的理论来源,并进一步科学研究泽泻和茯苓医治糖尿病肾病的功效。2方法2.1茯苓、泽泻化学成分收集以“茯苓”“泽泻”为关键词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茯苓、泽泻两味药材中所含有的全部化学成分,建立茯苓-泽泻化学成分数据库。2.2活性化学成分及靶标蛋白的筛选在化学成分数据库的成功建立中,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似度指数两个指标作为筛选药物活性成分的条件,设定口服生物利用度(0B)≥30%,药物相似度指数(DL)≥0.18以维持药物的有效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表示口服药物中的活性基团或活性成分到达全身循环并被吸收的程度和速率,0B值通常与药物的生物活性分子的药物相似指数成正比。随后利用TCMSP网站的化合物靶标识别功能,选择“Related Targets”按键,通过查找功能对筛选得到的茯苓和泽泻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蛋白靶点进行逐一检索,最终整理得到药材有效活性成分及靶标蛋白。2.3疾病靶点的筛选利用OMIM、DigSee、GeneCards等数据库,将关键词设为“Diabetic Nephropathy”进行检索,将从各数据库中收集得到的疾病靶点进行合并和去除重复项处理,经过整理后得到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基因。2.4靶标蛋白基因名的确定为了更有利于后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借助UniProt、HGNC、PubMed等数据库查询中得到的蛋白靶点,且限定物种为“homo sapiens”,让全部蛋白靶点转化为较为规范的简单的symbol,去除部分在数据库中找不到对应名称的靶标蛋白后,最终得到药物的有效靶点。2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