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9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基于电信网络诈骗视角的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黄金会员免费钻石会员免费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基于电信网络诈骗视角的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摘要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多发高发,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从震惊全国的“徐玉玉案”再到“清华教授被骗千万案”,让人们对那些诓骗他人财产的电诈分子无一不恨之入骨。但犯罪分子频繁得手的背后,不禁引人深思,到底是诈骗手法的高超,还是公民自身防骗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不足,亦或者是行业监管的缺失?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机构、购物网站、社交媒体等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大量的个人重要信息,一旦遭受泄露,无疑使得公民个人信息处于“裸奔”的状态。因此,如果不能对公民个人信息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必然会给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电信网络诈骗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前提,犯罪成本低、收益高是其蔓延滋生的根本驱动力所在。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但与实际情况相比,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过程中,也尚存一定的缺陷。应强化对个人信息的源头保护,从而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的综合治理。本文旨在从电信网络诈骗的角度来研究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并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对策治理着手分析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对策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