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还只是任天堂公司电子游戏中的一个动漫形象,照林社制作部认识到这个形象的商业潜力,于是和任天堂公司签订合约,注册了对皮卡丘形象的专属所有权。这个远见给照林社带来了滚滚财源。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在2003年公布的“虚拟形象富豪榜”显示,皮卡丘的身价是8.25亿美元。1998年9月,《口袋怪兽》(即《皮卡丘》)的第一部动画片在美国首映时创下了1010万美元的首日上演的动画片票房收入最高纪录。在这种轰动效应的带动下,其电影的CD上市第一天销售量就达到100万张。而“口袋怪兽”卡通片自1999年4月发行以来,很快就突破了24亿张,轻松地超过了销售16亿张的日本纪录。这些形式被灵活地交替运用,已经形成了以漫画、动画和游戏为中心的“产业网”。而成功的动漫形象则是提升这个“网”上每个产业环节市场利润的关键。现在,日本这个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海岛国家已经从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国内现状:对于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36年,万赖鸣发表第一篇动画理论文章,指出“中国电影界中,应该以中国的传统和故事为基础创作动画片,要符合我们的理智和幽默感,还要有教育意义。’,①这一思想对中国动画界影响极为深远。以这一思想为指导,20世纪6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及动画作品研究发展到顶峰,促成了“中国动画学派”世界地位的确立。1984年,由阿达等编著的((从三句话到一部动画片一三个和尚》,主要介绍了动画片《三个和尚》各环节的创作思路、过程及经验①。同年,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编著了《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其中不少文章对动画的创作思路、经验及重点进行了阐述,是一部深入指导动画创作的理论专著。发展趋势:动画产业的价值核心是动画角色的品牌运营,在播映渠道不畅的中国动画产业环境中,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是运营者获得巨大收益的关键,而高影响力的动画角色品牌则是支撑后期衍生的根本。理论和实践证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在充分把握动画角色品牌塑造这个核心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宜各自产业环境的品牌推广模式,在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资源的前提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