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木美学:杨本芬“女性三部曲”的女性生命书写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8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浮木美学:杨本芬“女性三部曲”的女性生命书写-知知文库网
浮木美学:杨本芬“女性三部曲”的女性生命书写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目录摘要.…..................Abstract.…言.22一、如浮木般漂泊:女性群像的生命轨迹.2(一)梁秋园:苦难与坚韧中的女性缩影3(二)杨惠才:自湘阴至文坛.4(三)群体镜像:漂泊与沉浮中的女性命运..4二、浮木之下的洪流:普通女性的个人家族史.6(一)非虚构的文本底色:女性生命书写的叙事策略.6(二)时代洪流中的女性:被历史裹挟的个体命运.8三、浮木的坚韧与反抗:日常书写中的生存智慧.9(一)平民视角:以日常书写反抗精英历史9(二)顺从下的挣扎:普通女性的生存智慧…10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4浮木美学:杨本芬“女性三部曲”的女性生命书写摘要:本文以“浮木美学”为核心探讨杨本芬“女性三部曲”中女性生命书写的特点和意义。首先本文将对书中主要女性角色的生命轨迹进行梳理从而展现其如浮木般漂泊于历史洪流中的生存状态。其次运用非虚构叙事策略阐释作品如何通过真实的女性生命故事构建普通女性的个人家族史,而个人家族史又如何揭露时代社会历史洪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最后本文聚焦“浮木”的能动作用,指出杨本芬通过平民视角描绘普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以母性、劳作与书写建构主体性的生存智慧,并说明“浮木美学”以塑造一批“生存者”的形象突破传统女性文学范式,为当代女性写作提供了新的路径。关键词:杨本芬:女性生命书写:生命书写Driftwood Aesthetics:Yang Benfen's "Women's Trilogy"Writingof Women's Life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driftwood aesthetics"as the core to explore the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women's life writing in Yang Benfen's "Wome's Trilogy".First of all,this article will sort out the life trajectorie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book,so as to show their survival status like driftwood drifting in the torrent of history.Secondly,the non-fiction narrative strategy is used to explain how the work constructs thepersonal family history of ordinary women through real women's life stories,and how thepersonal family history reveals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times on the fate ofindividuals.Finall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ve role of"driftwood",points out that YangBenfen depicts the survival wisdom of ordinary women in daily life through motherhood,labor and writing to construct subjectivit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ans,and explainsthat "driftwood aesthetics"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women's literature byshaping the image of a group of"survivors",and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contemporarywomen's writing.Keywords:Yang Benfen;Women's Life Writing;Life writing1引言《秋园》是草根作家杨本芬2020年出版的首部小说,以其真实、朴素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一经出版就打动无数读者获得极大热度。杨本芬之后陆续出版的《浮木》《我本芬芳》《豆子芝麻茶》延续了之前朴素克制的笔调,其中《秋园》《浮木》《我本芬芳》三本合称杨本芬“女性三部曲”。杨本芬“女性三部曲”通过记录自己和身边的真实女性故事书写了一批平凡、坚韧的中国女性。“浮木美学”中的核心意象“浮木”源自《浮木》一书,杨本芬“浮木美学”以其朴素真实的特征得以还原真实的底层女性生命。“浮木”既指女性如断木般随波逐流、被时代洪流裹挟的被动命运,亦象征其顺从洪流之下进行微小的挣扎因而始终未被吞没的能动性。杨本芬笔下的“浮木”们以“生存者”形象迸发出重构历史和建立主体性的顽强生命力。秋园辗转迁徙、屡遭劫难却始终未被吞噬的生命状态、惠才面临婚姻困境与进行的书写实践以及乡间女性在时代历史的碾压下挣扎求生的苦难叙事成为“浮木美学”的具象化表达。因出版时间距今较近,学界对于杨本芬相关作品的研究还比较少,集中在空间书写与个人生活史建构、女性主体与生存书写的探讨、叙事技巧与文学价值三个方面。杨本芬作为素人女性作家有意识地通过女性生命书写构筑中国普通女性个人家族历史。本文运用女性生命写作理论,结合作品中“浮木”这一典型意象对作品中女性生命轨迹深入剖析,揭示她们在社会历史和家庭中的生存状态。运用女性生命写作理论对以秋园、惠才为主要人物的三部作品进行分析,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本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对梁秋园、杨惠才(之骅)等女性角色的生存轨迹进行梳理,展现她们的生命历程与情感体验:其次分析作品通过非虚构的普通女性生命历程构筑家庭历史的重要特点,并探讨这些隐忍如浮萍的女子的命运浮沉与历史的关系;最后叙述区别于其他精英女性作家的书写,杨本芬的生命书写呈现典型的平民化视角并剖析作者笔下普通女性的生存智慧。一、如浮木般漂泊:女性群像的生命轨迹《秋园》是杨本芬以母亲梁秋芳(化名秋园)为主角创作的小说,通过秋园及其家庭成员、邻里乡亲的生活故事,勾勒出一幅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普通女性的生存画卷。《浮2木》对《秋园》的内容进行补漏拾遗又增添了一些压在作者心口上的人和事,《我本芬芳》详细写了杨本芬本人(书中名为惠才)到江西求学后一直到晚年的学业、家庭、婚姻,也算是对《秋园》中自己(之骅)形象的补充。(一)梁秋园:苦难与坚韧中的女性缩影梁秋园是《秋园》中的核心人物,其人生经历了多次丧亲、战乱、贫困、饥饿、病痛等多重磨难。梁秋园出生于中医世家,早年生活优渥,家庭氛围和谐。她五岁那年裹了脚,八岁那年被放开,读过私塾、洋学堂。12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两位嫂嫂和父亲相继离世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秋园也随之辍学。长兄因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逐渐沉溺于大烟之中,家庭情况因此每况愈下。1932年,梁秋园与国民政府参军处的参谋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