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监控测量技术研究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13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监控测量技术研究-知知文库网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监控测量技术研究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020
立即购买
您当前未登录!建议登陆后购买,可保存购买订单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公路隧道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由于隧道具有缩短交通距离等优势,公路隧道在交通网络建设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山区、丘陵地区、城市、跨江跨海交通方面的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相关统计,我国隧道的总里程数可以达到每年增加1500公里以上。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在隧道规模方面、总里程数上、隧道建设发展速度方面都居世界第一。随着,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对于道路施工方法的重视与研究。未来,我国隧道建设要朝着长、大、深、群的方向继续发展、探索的要求。因此,为保障隧道建设的顺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灾害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隧道建设中灾害预测的主要方法就是监控量测。新奥法施工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关于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监控测量,本文以图云关隧道为作为研究对象,对隧道监控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图云关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为以后类似的工程的测量监控提供参考。1.2研究意义众所周知,新奥法施工中的监控测量主要监测支护结构的应力、围岩变形。这种测量方法非常的适合隧道施工环境。因此,采取适合隧道施工环境的监测方法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合适的监测方法,才能够对目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地测量,从而可以获得较为全面的监测所需的数据,这也是监测数据能够被准确分析的前提。监测人员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可以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围岩、支护结构等安全性问题作出研判,从而可以对隧道施工各方发出提醒,提交相关预警报告,协助施工等单位对监测的工程及时应对、解决问题。制定符合工程实际与设计要求的监测方案,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从而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率。1.3研究现状新奥法施工技术最先由奥地利学者提出的,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以及日本等国家开始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