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向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致谢;向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致谢;向其它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致谢。5、参考文献:单独另起一页,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所列的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册)。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范实例:A.连续出版物[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1]袁庆龙,候文义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C.会议论文集[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
暂无评论内容